1)第 4章:进退维谷_一个人的明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边看一边脸色更兼凝重,通篇只是确保京师的安全,对于如何击退东虏却无一法,不由愤愤然一拳擂在桌上,问道:“想我堂堂天朝,被东虏一而再再而三的兵临京师城下,已是奇耻大辱,现在更是全无退敌之策,我天朝上百万大军却无退敌之兵了吗?”

  刘重元为之默然,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上亿百姓,在册的军兵近两百万,可是面对一个小小的建州女真确是毫无办法,万历四十七年萨尔浒之战明军十数万大军分四路围攻努尔哈赤惨败而归之后,大明就再也没有发动过战略进攻,反而被后金一连串的攻势打的找不着北,辽东全数沦陷,到了当今皇帝继位之后,形势更是严峻,后金军三次绕过关宁锦防线入塞,两次直抵京师城下,而堂堂大明完全无可奈何。

  自浑河之战浙军和川军覆灭之后,因为连续的欠饷、兵变恶性恶性循环,明军战力每况愈下,与后金军战屡战屡败,而与之对应,后金军屡战屡胜士气高昂,大明再无能与后金野战之强军,仅仅能做到婴城固守而已。以前尚能婴城自守,但自从崇祯四年吴桥兵变之后孔有德、尚可喜和耿精忠为后金带去了红衣大炮、操炮军兵以及铸炮匠人之后,明军事实上就连守城都做不到了。

  杨嗣昌在崇祯四年担任整饬山海关内监军兵备道开始军事生涯,五年担任巡抚山(海关)、永(平府)等处地方提督军务,七年被提拔为兵部右侍郎兼宣大山西三镇总督,直至崇祯十年担任兵部尚书,一直在大明抗击后金的第一线,对于明军的战力自然有着很深的认识,刚才只是愤懑牢骚而已。

  书房所在的小楼位于杨府的后院,院下面是一座小花园,以便杨嗣昌在书写公文至于推开窗即能观赏一番月色,花园边的院墙外就是街坊。

  窗外响起更夫子时三刻的提醒,未想两人已是商谈了一个多时辰。杨嗣昌从清兵即将入塞的惊闻中醒来,困倦逐渐涌来,看了看墙角的西洋座钟,不由的说道:“夜已深了,子乔且在这里稍稍休息两个时辰,明日一早跟老夫一起上朝吧!”刘重元微微沉吟一番之后点头答应。

  让管家安排刘重元去休息,推开窗吹拂着晚风,反而驱散了杨嗣昌的睡意,头脑反而清醒起来。东虏入寇的消息虽然突然,却也不是无迹可寻,早在上月,因为迟迟得不到皇帝的议和批准,等的不耐烦的黄台吉通过辽东巡抚方一藻发来警告:“仍言讲款,若不许,夏秋必有举动。”几乎是明示,若是和谈在没有进展,后金将会再次展开进攻,但是即使贵为东阁大学士兼任兵部尚书又如何呢?在与东虏议和这样的重大议题上,谁也不敢贸然行事。

  上一个提出与后金议和的是袁崇焕,结果被千刀万剐。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