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章:进退两难_一个人的明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嗣昌一惊,刚准备起身的动作顿时停住,刚想说出的话卡在嘴边,整个人如同被孙大圣施了定心咒一般。

  “可是确实?”杨嗣昌反问道,可是看到刘重元坚竣的眼神,情知自己问了个蠢问题,作为职方司郎中,涉及到这样的军国大事,刘重元如果不是确认无误怎敢报上来,如果到时发现是伪报那可是杀头的大罪。

  “职方司安排的密探上旬已经汇报过,沈阳等地的东虏八旗军正在集结,准备兵器、粮草、马匹,汉人奴隶准备推车、绳索运输战利品。当时职方司就判断东虏或许将再次入塞,大前日也就是八月十三日,东虏黄台吉正式下令,由其弟多尔衮统兵再次入塞,以督促朝廷早定和局,据报,统兵将领还包括另一弟弟阿巴泰,其长子豪格以及亲侄岳托和杜度,估计东虏兵力包括满蒙汉八旗军以及科尔沁蒙古军总计当在六万人左右。”刘重元冷静的分析着此次后金军入寇的情状。

  以往大明军报充满了春秋笔法,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关于敌情描述都是极近夸大或极尽贬低,来来去去都是东虏狡诈、虏兵凶蛮强悍、贼骑飘忽南北等,动不动就是数十万大军、数万铁骑、贼兵如蚁附等等,对于后金实际兵力、战力以及统帅人选知之甚少。

  直到刘重元担任职方司郎中之后,才通过查阅朝廷文献、私人笔记、采访辽东旧人等各种方式,建立起了一整套的后金资料库,对后金八旗的真实情况,特别是青壮人数战力、后勤补给能力、各旗旗主贝勒大小头目的恩怨情仇、后金黄台吉及整个后金的决策程序习惯,等等等等,进行了系统性的搜集、归纳和总结,编纂了大量的档案资料、关系网络图纸、兵力马匹数量等数据,上至黄台吉、代善、多尔衮等后金高层履历、性格、好恶,下到八旗每个牛录的来历、族属、关系,刘重元都可谓了若指掌,随时应对皇帝和兵部尚书的咨询,同时能够屡屡精准的判断对了后金的战略动向,是朝廷公认的后金研究专家。

  对于职方司通报的情报,是不需要怀疑的。颓然的坐倒在椅子上,杨嗣昌愤然的抓起桌上的茶杯狠狠地砸在地上,大骂道:“碎嘴辈误国!”摔碎的茶杯、滚烫的茶水丝毫不能让两人动容。听到声响的管家刚刚探进头就被杨嗣昌狠狠地训斥:“滚出去!关好门!”

  杨嗣昌说的碎嘴辈指的是以黄道周为首的一些朝臣。杨嗣昌得以获得皇帝的赏识升任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最主要的是他提出了一整套的战略以应对大明当前的困局。

  杨嗣昌对明朝未来的规划可归纳为三点:一、攘外必先安内;二,足食然后足兵;三、保民方能荡寇。其核心思路就是首先与后金议和,击中兵力先剿除流寇,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