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凌烟阁24功臣排名 凌烟阁24功臣排名第一位的是谁_男女主棋逢对手的古言 找男女主棋逢对手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绩和秦琼。

  排列第一的是赵国公长孙无忌(约597年-659年),字辅机,河南洛阳人。先世乃鲜卑族拓跋氏,北魏皇族支系,后改为长孙氏。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内兄,文德顺圣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非常好学,“该博文史”。隋朝义宁元年(617年),李渊起兵太原。无忌进见,渊爱其才略,授任渭北行军典签。自此辅佐李世民,建立了唐朝政权,是唐朝的开国功臣,以功第一,封齐国公,后徙赵国公。武德九年(626年),参与发动玄武门之变,帮助李世民夺取帝位,是李世民夺得皇位最坚定,也是最重要的支持者,故而为“凌烟阁功臣第一”。历任尚书仆射,司空。为人谨慎,改任司徒。贞观十一年(637年)奉命与房玄龄等修《贞观律》。贞观十七年,图功臣二十四人于凌烟阁,长孙无忌居第一。唐高宗即位,册封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永徽二年(651年)奉命与律学士对唐律逐条解释,撰成《律疏》(宋以后称《唐律疏议》)30卷。在李世民晚期,原本储君乃长子李承乾,后李承乾因荒淫无道,被削去储君之位,当时,李世民举棋不定,较喜爱另一子魏王李泰,但长孙无忌推荐九子晋王李治(即后来唐高宗),协助他成为储君。唐高宗时期,长孙无忌由于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以及武后趁高宗体弱擅权,与武氏结怨。后遭武氏宠臣许敬宗以谋反罪名诬陷,全宗族或杀或流放,长孙无忌本人削爵,遭流放至黔州(今重庆市武隆县),不久被迫自缢身亡,有诗三首存世。太宗评语:长孙无忌善避嫌疑,应物敏速,决断事理,古人不过;而总兵攻战非其所长。长孙无忌的先祖,出自北魏皇族拓跋氏,因有殊功,改姓长孙氏。长孙氏是北魏以来的士族高门,属于军事贵族。

  相关概念国公

  国公,中国古代封爵名,位次郡王,为封爵的第三等,公爵的第一等。北周以前,有封国的公爵(包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禅代前权臣所封的公爵等)都可称“国公”,但此时“国公”并不是一种爵位。

  卫国公

  邓愈(1337—1377年),初名友德,字伯颜,虹县(今安徽泗县)人,明朝开国名将。

  《平阳公主》精彩点评

  重新看了一遍,前面三分之二写的还是不错的。作者(青帷)对官场的理解很到位,政治斗争应该是政治理念的碰撞,不是白刀红刃的厮杀。更不像很多官场脑残文,官斗就是拉帮结派,最后在常委会上玩举手的游戏。但是最后三分之一主角(沈孝,曲江庭)成为辽东省长,后面的内容就成为鸡肋了。也许作者(青帷)构思不出主宰一方大吏官员的眼光,气魄还有思维。情节大多都是日常琐事,装逼打脸,大大拉低整《平阳公主》的格调,真的非常可惜。虽然小说里的女性角色都写的不错,但是还是觉得应该单女主(沈孝,曲江庭),心目中还是希望能坐上那个位置的人是一个有道德洁癖的人。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