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一章 更重要的事_孀喜临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松动,赵雪继续道:“小少爷这么懂事,肯定不会让大家干着急的。是不是?”

  “可我还是不太想走。”宁康文捏着手上的草蚱蜢,道:“你陪我说说话吧。”

  赵雪现在只想快些把宁康文给送回去,她努力回想着这个年纪的孩子喜欢些什么。草蚱蜢已经编给他了,附近也没什么可以就地取材哄他高兴的东西了。

  “小少爷,我说个故事给你听吧。”赵雪想起这个年纪的孩子应该都喜欢听故事,“我们边走边说。怎么样?”

  赵雪见宁康文的确有些兴趣了,看着宁康和脖子上挂着的银项圈还有额头上那一小簇毛,赵雪想起了哪吒。于是和他说起了哪吒闹海的故事。

  说故事是赵雪除了厨艺之外少有的特长,她说故事比赛还得过奖,对用故事引起宁康文的注意这一点她还是有信心的。

  要讲好故事并不容易,除了故事本身要精彩之外,说故事的人也很重要。这就是为什么晚阳县只有一壶茶楼生意好的原因。同样一个故事,不同人说就有不同的效果。

  说书的人要投入。还得把握好故事的起伏转折,就是故事平淡的地方也得被说故事的人说出亮点来。

  赵雪声情并茂又带着动作表演的故事果然吸引了宁康文的注意,到底是小孩子,对有趣的故事总是有兴趣的。只是赵雪故事说到精彩处时,宁康文不仅没有如她想象般激情澎湃加快步速朝前走,反而停在那儿入神的看着她,要把精彩的地方听完才肯小步挪着走。

  最后,赵雪是半哄半拽的把宁康文送回到文轩居的。看着宁康文那殷切又不舍的眼神,赵雪觉得很有成就感。几年未曾讲过故事,没想到她说故事的本领还是如此高超。只是,说故事的技巧虽还在,可那故事到底是生疏了。

  想到这儿,赵雪的眉头不自觉的蹙起。人本来善忘,那些留在脑海不常想起的东西更容易被遗忘,很多事情,只靠大脑记忆是不行的。

  赵雪一边想着这个问题一边回小厨房,等她回去时宁康雅她们正准备离开。她送宁康文回去她们是知道的,所以她们没有多问赵雪刚刚去了哪儿。

  回到厨房后,赵雪请来黄连帮忙,用鸽子蛋和鸡做出一道百鸟朝凤。这道菜在她手里明显偷工减料了的,那鸽子蛋和其他材料拼出来的小鸟也不逼真。

  不过这菜取一个吉祥兆头,谁让它名字取得好呢?赵雪把这菜做好之后,就直接回家去了。那窦老太爷又要挑什么刺也得等她明天再过来应对,她现在还得赶回家做饭呢。

  回到家之后,赵雪做完晚饭就铺开笔墨在那儿书写着。宁燕跟着赵雪也认了些字,可看着赵雪写在纸上的那些字,她觉得自己认识的字太少了。赵雪写的这些字她看着觉得有些不对劲,所以站在赵雪身边看了好一会儿。

  赵雪一个劲的写着,等写的差不多的时候,她才放下笔看着那几张写满字的纸,一边看一边想有没有什么遗漏了的地方。

  等赵雪放下那纸一脸轻松的时候,宁燕指着赵雪写的那些字问道:“嫂子写的是什么,怎么我都认不来?”

  “等你把字认得差不多了,这些字你能认出几个来。”赵雪拿着那几张纸交替的看了会儿,道:“大部分字,你们认不出来的。”

  “王芝姐姐也认不出来吗?”宁燕问道。

  “应该认不出来。”赵雪等纸上的字干了之后,就取出个小匣子把那些纸都放了进去。

  宁燕寻思着,赵雪写的这些东西应该很重要,不然她也不会把它们放在装银子的小匣子里了。不过比起赵雪写的这些东西,她有更重要的事要和赵雪说。

  “嫂子,今天我遇到一个奇怪的人。”宁燕皱眉道:“他路过这儿找我讨水喝,然后问了我好多问题。”

  “哦,他问了你什么?”赵雪饶有兴致的问道。

  “好多,还想问我们家的事。”想到这儿,宁燕的眉头就皱了起来,她本身就不大喜欢和别人说太多家里的事,后来赵雪告诉她要提防陌生人之后,她对这样的事就更敏感防备了。

  “我把他赶走了。”宁燕道:“这样的人遇到两三次,下回再碰着讨水的人,我都不想理了。”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