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四十三章 建昌之盟_狼行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意见,恐怕在孟德的心中,永远都是自己的想法才是最为准确的,这在他势力尚弱之时还能加以抑制,可在其逐渐位高权重之后它的害处就明显的体现出来了,贾诩的两条意见未被他采用便是明证,就算在演义之中当程昱质疑黄盖投降的诚意之时,曹操反而费了很大的唇舌加以解释,看似他的所见高人一等却不知已经陷入了周瑜的算计之中!而程昱等人的不再进言很可能便与他们了解曹操的性格有关!

  曹操的麾下不乏谋臣勇将,却是少了一个像戏志才田丰这般刚直的诤臣,没有人会在他的面前拼死坚持自己的主张,这对一向有爱才之名的曹操而言无疑是一种悲剧,天生多疑的性格造就了这个乱世奸雄,可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得他终究难以一统天下,憾甚!

  论雄才大略刘备显然不及曹操,不过在汉末群雄之中他也算是了得的人物。而说起知人善用人尽其才他却还要在宿敌之上,诸葛亮、法正、庞统、魏延都在刘备的手下得到了重用,而他能够给予麾下大才的信任还要远远胜过曹操,且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孟德无法与之相比的优势,就是大汉宗亲的身份,这一点更是极为重要,看看刘毅今世对这个身份的运用便知它在争霸天下之时会起到如何的作用!

  后世对三国这段历史极为感兴趣的刘毅最大的疑惑就在关羽的出兵!那一战可是云长人生的顶峰,威逼襄樊,水淹七军,活捉五子良将之首的于禁于文则,令得曹操都要迁都以避其锋芒,可此时刘备哪里去了?诸葛亮所谋划的隆中对两路出兵之法为何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莫非刘玄德以为单凭关羽这一路荆州偏师就能起到兴复中原的作用?结合其之前的眼光表现,显然这并不是刘备的正常发挥!

  其实按照史实而言,关羽出兵的时机是极为正确的,此前曹操治下刚刚发动过大规模的民变,且有多人都派人前来荆州连接威震天下的名将关羽,而同样是之前不久,刘备刚刚取得汉中之战的胜利,蜀中正是气势如虹之时,军心士气皆已经到了顶点!能够让他按兵不动的原因只有两个,一是从未想过要在此时出兵,二便是经过汉中之战的他急需修养生息,前者显然不切实际,刘备可向来都是以兴复汉室为念的,况且其时他也是年近六旬的人了,再不奋起之后还能有多少机会?倘若是后者,他完全可以下令关羽等待时机。

  关羽此人倨傲不假,真正的历史之中也没有桃园结义这一说法,但刘备对其的看重与其对刘备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当时刘备为了缓解曹操进军汉中所带来的沉重压力下令关羽将荆襄三郡之地交给孙权以换取吴国兵发合肥对曹操加以牵制,云长接令之后也是不折不扣的完成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