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三章 现场管理不太懂_重生从小作坊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班工人就赶紧去晒场看看粉条,等到闫大海去地里看粉条晒干没有,他说行,才可以收。

  这个活,只能主家来干,没办法,有的工人就想早点下班,粉条还没干透的就想早点收了回家。

  收完粉条,拉到仓库,卸完货,整理干净,她们这一天的工作就结束了。

  厂子工资也由以前的日结改成了半月结,一条生产线产量增加到八千斤,加了工资,现在一天65了,比闫王庄其他家的多给了15块钱。

  田亚军没有直接让她们走,因为这批粉条还要包装一部分,包装的钱另给,问他们还有谁想干。

  现在才三点多,离天黑还有3个小时,挣不了30块钱,结果只有四位女工留了下来。

  加上闫俊让老妈联系的闫王庄的和田楼村的,光长期干包装的就有5人。

  他们大部分都是五十岁以上的,有的是老俩口来的,一边干活一遍说着话,一天手快的能挣个五十多。

  闫俊三奶奶六十多了,每天和三爷开着电三轮过来,包一天粉条,给他们五十。

  可高兴了!

  闫俊路过的时候,看到那个漂亮的小婶子正费劲地拉扯着粉条,笑了,真够笨的。

  刚晒干的粉条韧性很大,分开两斤需要费好大的劲。

  他走过去指点,“你从粉条尾巴这劈开,这地方一拉就开,还不费劲,试试。”

  果然,一拉就开了,小婶子红着脸说了声谢谢。

  没想到小婶子接着小声问道:“闫俊,我能不能在这包粉条,下粉条的活我不去了…”

  闫俊打量了她一眼,这么白皙的皮肤要是晒黑了,挺可惜。

  “可以是可以,但我也要给你说清楚,下粉条现在一天65,可能过年后还涨。

  还有那边的活大部分下午2点左右结束了,这包粉条时间随你,干的少钱少。

  那边算是工厂正式员工,管吃两顿饭,以后也会有三险,甚至五险一金。

  一句话,那边累挣钱待遇好,这边不累就是钱少。

  你回去再考虑考虑吧,明天直接给我表哥说就行。”

  闫俊站起身体来,走了出去,也没再说什么。

  闫王庄招工就是这样,很多人都是年前还干着,年后就出去打工了。

  他算了一下,十个人,一天能包装一万多斤,四万粉条只需要三天,耽误不了事。

  一会还得去市里买包装袋,家里好像就闫俊有空了,他又跑了一趟310大市场,还买回来一个打印机,带传真的功能。

  顺便去了卖淀粉那,果然,木薯淀粉还是说没货,玉米淀粉跟着涨价,一袋子也涨了十块钱了。

  闫俊觉得该出手了,他问了卖淀粉的老板。

  “你们这年前还进木薯淀粉吗?”

  “想进进不来啊!等进来的时候也该过年了!”

  “我这有一批木薯淀粉,2000袋,请个价?”

  对面的大胡子老板切得一声笑了,这个小年轻拿自己开玩笑的吗?

  “不可能!木薯淀粉,我们这代理都没有了,你怎么可能存2000袋?难道你是几个月买的一直放到现在?”

  看到闫俊没说话,也没点头,大胡子反应了过来,急忙拉开抽屉,拿出一包华子。

  “来,小兄弟,抽根烟,坐,坐下说…”态度是180度大转变。

  不过,闫俊就想套个价钱,烟是不会接的,得到价格之后就摆脱了大胡子的死追。

  没想到现在涨到九十五一袋子了!

  他想了一下,还是联系了山县王广河。

  “王叔,问你个事,你们那还缺木薯淀粉吗?”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