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86章_长风几万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在这件事上,坤仪是感激他的,甚至每个月会将盈余的一小部分银子装箱给他送过去。

  当然了,他一次也没收,原封不动地让人给她扔了回来。

  坤仪也乐得多收一笔银子,只是该行的规矩还是要行,每月都送箱子过去,再等着人给她送回来——她赚得实在太多了,不意思意思送几箱银子过去容易心里有愧。

  至于人家不收,那可就不怪她了。

  盛京的百姓穷的是真穷,一家十几口人,连一件像样的衣裳都没有,一年到头只能吃三四顿白米饭,其余时候都是咽野菜。

  可盛京的贵人们,有钱起来也是真的有钱,大把大把的银子往望舒铺子里砸,望舒果和能求子的药都成了当下热销,普通账本长度的一行都要记不下那钱财数目了,兰苕还专门找人特制了新的账本。

  坤仪原先对钱不感兴趣,她已经有太多了,再多一点或者少一点对她来说没有什么区别,但也不知怎么的,这位主儿突然就开始清算起自己的家财,银子大笔地进账,又大笔地出账。

  以前的大笔出账可能是她买了什么珍宝衣裳了,但现在不是,除了兰苕,连账房先生也不清楚殿下的钱究竟花去了哪里。

  与此同时,京中突然涌现了一大批学府,有教孔孟之道的,也有教除妖之法的,多为私塾,一开始百姓还多在观望,但发现私塾学费不高并且还管吃管住之后,大多数人家就都选择将养不起的孩子给塞过去了。

  进去之后发现,孩子只要好生念书,成绩优异,甚至还能从私塾里给家里赚米粮回去。

  于是盛京的学习之风突然就达到了空前的繁荣阶段。

  不过这些都是小事,朝中人并未太过留意,包括聂衍,就算有人提了一两句,想查查这些私塾背后的东家是谁,但话没传上去多远,就被人按下来了。

  坤仪站在屏风后头,望着面前躬身给她传话的翰林院大人,绢扇遮脸,微微一笑:“辛苦了。”

  “上头有人”就该用在这种时候,更何况她这个“上头”,又可靠权势又大。

  上半年的科举结果很快出来了,林青苏是个说到做到的,虽未能中状元,但甲榜探花也实在是没辜负坤仪一番折腾。

  上殿受封那日,林青苏特意从合德大街上一家新私塾里出发。受封回来,又将一箱赏赐留在了那私塾,当给后生好学的资助。

  此事一时传为佳话,不少贵门便也开始将庶子送去那些私塾,这倒是后话了。

  眼下林青苏得封谏议大夫,坤仪给他备好了贺礼,就是打算将他面首之名洗去,让他做个腰杆挺直家世清白的好官。

  谁料,她还没来得及送礼,就见林青苏穿着一身官袍站在明珠台门前对着她拱手:“落难之时,在下曾受殿下搭救。如今得蒙圣恩,在下想与殿下说个清楚——当日受殿下玉佩定情,实在仓促,按礼算不得数。”

  微微一怔,坤仪失笑:“自然是算不得数,就算你不这么说本宫也……”

  “在下想三书六礼,与殿下再结良缘。”林青苏声音洪亮,抱拳朝她躬身,真挚万分地低下了头去。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