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十九章 巴山蜀水_大唐不良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涝灾遇上蝗灾,之后又有瘟疫,虽然不过是小小一县之地,看起来不过三千余人,就算死光了也不过……

  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人是长脚可以跑的,年青力壮者为了逃荒,向附近各州县逃命。

  这就是一个个移动的病毒库。

  虽说蜀地多山,许多地方都是原始森林,荒芜人烟,但若是有一个成功的投入附近州县,便是新的引爆点。

  苏大为经历过后世的抗疫战争,太清楚那种后果了。

  如果不能及时将疫情控制住,将这些星星之火扑灭,一但疫情从黄安县扩散到人口稠密的州县,则剑南道必然遭受重创。

  虽说大唐时交通不如后世发达,理论上,这疫情最多就是祸害巴蜀之地了。

  但若巴蜀有失,将会直接动摇大唐在安西和吐谷浑、吐蕃的军事能力。

  这些地方若再动荡,那就真是泼天大祸。

  特别是刚平复的吐谷浑和吐蕃,会不会重新叛乱,都是未知之数。

  这还是前两条,最后一条,听明崇俨说的就更可怕了。

  若这场疫情,并非是天然形成,而是有人在背后投毒,那带来的威胁更大。

  能在巴蜀投毒,能否在大唐别的州县投毒?

  甚至在大唐洛阳、长安投毒?

  若这个时代,有人掌握了病毒技术,人为制造瘟疫……

  对大唐,是灭顶之灾。

  “贼你妈,这个时代也有鹰酱吗?”

  “苏县令,你说什么?”

  “没有,不在在意这些。”苏大为将话题岔开,向明崇俨道:“我这几年在吐蕃征战,不清楚发生了什么,我听说陛下和武后泰山之后,发生了许多事,不知……”

  明崇俨双眼盯着他,死死盯着,那种神色仿佛在说:你是不是想设套害我?

  苏大为苦笑道:“我的为人,你应该清楚,实在是听说灾情与封禅事有关,我不知其中具体缘由,许多事还想不明白,若是明县丞不方便……”

  “你随我来。”

  明崇俨深深看了他一眼,向他示意,两人走到一旁的一块大石边。

  “若议论朝廷,恐会有非议之罪。”

  “我以人格担保,全是为了黄安县之事,绝不涉及其它。”

  明崇俨点点头道:“这破地方,我是待够了,希望你真能快点把事情了结。”

  言罢,将泰山封禅之后,朝中一些大小事,择重要的,说给苏大为。

  “自上官仪之后后,圣上与武后泰山行封禅事,去岁,日月合朔,有日食,整个冬季,长安没有下过一片雪,春二月,长安东南突然爆出惊雷般巨响。据秘阁李淳风所记《天文志》,月月合朔就是上天警示,日逢偏食就是圣上身边有小人。”

  日月食尽,主位也;不尽,臣位也。

  根据天人感应理论看,这又是不下雪,又是惊雷响,妥妥的铁证如山。

  朝廷无道,天子身边有奸臣惑乱,得罪了老天爷。

  听到这里,苏大为的脸色顿时一变。

  虽然在后世,所谓天人感应都是无鸡之谈,但在此时的大唐,星象还有预言都是唐朝的科学,而且是最高的“帝王之学”。

  当年李渊因为“太白经天”,差点砍了李世民。

  逼得李世民提前发动玄武门之变。

  而李世民也因为民间的一首歌谣,怀疑“女主武皇”,将小名五姑娘的大将李君羡不分青红皂白的砍了。

  这一切天人感应和预兆,对大唐,对任何国家来说,都足以地动山摇。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