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02章 破势(1)_天下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的曹操,就在留县之内。

  留县城外,皆是就地度夜的曹军将士。既无营寨,又无帐篷。

  好在夏季夜风习习,全无寒意。

  城内县衙中。

  一间屋舍内,灯火通明。

  曹操、荀彧、戏志才三人,正围着舆图观察形势。

  “文则那边,有消息了吗?”

  “暂时还没有,不过想来也应该快回来了。文则有大帅之才,眼略独到,想必当会随机应变!”

  戏忠沉着面色,眉头也稍微皱起。

  局势的变化,有些出乎意料。

  自己还是估算错了楚国的实力,或者说是汝南袁氏的影响力。

  赶来支援的刘勋的兵马,从两万人涨到了五万人,这点早就了解了。也没人将其放在心上,可让人难受的却是北上的桥蕤所部。

  桥蕤所部本只有两三万众,这点兵马想要拿下昌邑城,异想天开。

  即便是其与张勋汇合,定陶、昌邑一带自家也有三四万众,坚守上一两个月不成问题。可现在的状况是,桥蕤一路北上,沿途望风而降。

  再加上定陶失守,张勋大军东进。济阴、山阳各地豪族,纷纷附起,领私兵、乡勇,加入桥蕤所部。而鲁国、东平国、任城国,更是径直换了大旗,举兵叛乱,响应张勋、桥蕤。

  昌邑所在的山阳郡,几成孤地。

  “现在是要想办法处理桥蕤所部,张勋虽然攻破了定陶。但子孝将军那里损失不大,加上昌邑守军,尚有三万众。但是桥蕤所部,却拦在吾等与昌邑之间,不破此獠,难以辗转。”

  荀彧亦是面色凝重,眼下的形势极为不利。楚国的奋起一击,转瞬间就改变了战场的局势,打破了持续数月的僵局。

  曹操深呼一气,瞅着这舆图,说道:“文若、志才,吾欲效王司徒之计,如何?”

  荀彧、戏忠眉头紧蹙,注视着曹操,见非玩笑之语,也开始静心思索起来。二人,时而盯着舆图,时而错耳交语,迟迟不能定。

  曹操冷静的呼吸着,确实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尤其是这一法子,还是有失败者先例的时候,更加让人缺乏信心。

  良久,二人商议出了点眉目。

  “主公,忠不赞成此策。此策初略一观,确实有可行之处,然实不可行也。只说一点,吾军将士,多是兖州人士。一旦楚国全据兖州,将士必逃亡甚重。主公嫡系部曲逃散过重,还如何再压住臧霸、管亥等人。”

  戏忠摇着头说道。

  闻言,曹操顿陷纠结,目光看向荀彧。

  荀彧摇了摇头,表明自己的态度后,劝言道:“主公,王司徒乃无为之计,方行此略,以图求存。而吾等不同,主公经营兖州十余载,待民如子,民心皆向。纵是士族皆投袁氏,兖州愿为主公效死者,仍有数十万众。”

  “何况,兖州诸君,支撑数月,等的便是主公大纛。若主公弃之,日后又何以收拢人心。眼前局势,颇是困狭,但亦是主公奋起之际。袁术何许人也,瞬遭大变,尚能坚定心志,举国之兵,不破不还。主公若不能迎难而上,破而后立,岂不是连袁术小儿都不如也?”

  “砰!”

  曹操嘴唇一凛,拍案顿喝:“文若这是何言?哼,吾曹孟德,再不济也比他袁公路强!桥蕤那边,文若可有妙计?既然他袁术想要搏命,那曹某岂能退之。”

  “得主公启发,思一良策!”

  “噢~速速道来。”

  “主公且倾听之。”

  “........”

  三人脑袋凑到一块,片刻后,皆抚怀大笑。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