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章 大权旁落_天下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庐江匪盗黄穰领山野逃民勾结江夏蛮叛乱,攻掠江夏四县,聚众十余万。又有五溪蛮叛乱,结蛮兵十余万,攻打临沅。”

  “如今江夏危急,荆州各郡兵马又与五溪蛮战于荆南,无力援助江夏。朝廷要求吾等,遣一军奔赴江夏,以安稳局势。待到庐江太守陆康,整顿庐江、丹阳、吴郡、九江四郡郡兵后,再以雷霆灭之。”

  萧瑗说完朝廷命令,环首一周,继续说道:“诸位,汝等以为该如何行事?”

  “哼,一群蛮兵,居然使得益州、荆州糜烂至此!”

  下列胡珍冷声嘲讽,丝毫不顾上面萧瑗的脸色。

  徐荣也皱了一下眉,这些郡国兵的确不足堪用。南方蛮族,相比较北方的羌族、鲜卑、匈奴等,差的太远了。

  这几年来,凉州三十六羌叛乱,应该是北方唯一一次大规模叛乱了。可即便如此,三十六羌的叛乱也只是在金城、武威两郡而已。

  哪里像现在,几个蛮兵动不动就能占据州郡。

  不过,纵然再看不起南方郡兵,徐荣还是咳了一下,示意胡珍别太过分。

  “萧御史,末将以为遣一校骑军奔赴江夏,两月可平此乱!”

  “哦?两月可平?汝可知江夏多为江河,派骑兵过去,还不如派遣步兵呢!大言不惭!”

  上首的萧瑗,本就被胡珍气的不轻,心里不断暗骂这些西凉蛮子。此时再听到徐荣所言,更是三分火气直冲云霄。

  凉州分两种人,一种是世家豪强子弟,一种就是蛮子。世家豪强子弟多为良家子,而所谓的‘凉州蛮子’则是蔑称那些贫困百姓。

  董卓身为陇西豪族子弟,萧瑗自然会高看那么一分。可对于其麾下的这些人,萧瑗可是丝毫不放眼里。主要还是这些人还桀骜不驯,对自己的命令视若无物。

  本来还指望董卓派来的人,能帮自己掌控部队呢。现在倒好,这几人手握万余大军,根本就不听调令,看来这董卓也不是个什么好东西。

  “既然萧中丞知晓兵法韬略,末将就不在这献丑了!”

  徐荣冷着双眼,脸上横肉一紧,转身冷哼一声:“走!”

  话音一落,其后李蒙、王方四人皆是凝视一眼萧瑗,紧随而去。

  .....

  “混账,汝等眼中,还有没有吾萧某!”萧瑗拍案起身,怒视离去的五人,大声吼道,却是毫无作用。

  旁边的张泽、范津看着萧瑗的怒火中烧,心中耻笑不已。

  本就是一个过气的御史中丞,不过仗着陛下恩典,这才有统领三军的机会,居然还在这凉州之地嚣张。

  凉州豪强世族本就同气连枝,张泽、范津在凉州任事多年,常与董卓交好。萧瑗求将的那点事,早就被董卓传给了二人。

  得罪了凉州世家豪强也就算了,这家伙居然还跟这些武夫较起劲来。

  哼,董卓为人豪爽仗义,收买人心的手段沾手即来。这些跟随其征战多年的武将,大多忠义之辈,又岂会听一外人之令。

  张泽心中冷笑片刻后,便上前一步,笑语说道:“萧御史消消气,这些边地武夫,不知礼节,何必与他们动气。”

  “哼,也是。一帮粗鄙匹夫!”骂了两句的萧瑗,火气稍下,轻呡了口茶水。

  张泽嘴角一扬,说道:“不过,下官认为徐校尉所言甚是!”

  嗯~?萧瑗抬头怒视张泽,说道:“张元修,汝是何意?”

  “下官并无他意,只是认同徐校尉的看法罢了!”

  “荆州江夏之地,距离凉州何止两千里之遥。而司隶距荆州不过千里,却远调凉州之兵。两千里路,也只有骑兵能够一月抵达。”

  “此外,江夏之地,虽多是大泽山川,可吾等西凉铁骑,也绝非下马不能战之辈!”

  萧瑗听着张泽的高谈阔论,脑海里压根就没再想着战事,全都是自责。

  自己向那董卓求将,却是忽略了那厮本是凉州人。如今,这徐荣等人,怕是已经与张元修等人蛇鼠一窝了。

  “哼,既然元修也认可此议,那便由尔等商议吧!”

  张泽会心一笑,诚心言道:“萧公可放宽心,吾等自知如何行事,些许蛮族叛乱,不足以劳萧公费心!”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