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02章 回援_天下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重订盟书,罢兵休战,两国也要处理各自的后方了。

  五日后,周军全部退至函谷关、陆浑关以西,诺大的洛阳城,也成了空城。

  战争残留的下来的大军营寨,还有完好无损的三座,以及余烬未散的水寨及中军大营。

  接收周兵留下的降卒,以及收拢散落各地的溃兵溃民后,楚国兵马仍有十万众,民夫五十余万,声势尚众。

  袁术行舆直入洛阳,先居于尚且保存完好的南宫。随后,责以民夫,修缮惨遭当年董卓掠夺的北宫。

  而后,刘勋统帅本部人马,进驻敖仓,开始布置防范河内、陈留、东郡、魏郡的军事防务。张勋汇合南面梁纲所部人马,余五万众,驰援南阳。

  乐就自率本部兵马两万人,驰援庐江、九江,于大将桥蕤帐下听令。

  同时袁术又向在平舆的大楚朝官去制命,准备迁都洛阳事宜。收拢百姓,充斥京畿!

  周楚休战,让外围看热闹的诸侯们不禁叹息,这结束的也太快了。

  尤其是袁绍,大感不痛快,吐槽了周王和楚王不够狠厉后,转头继续看着喜人的战报。

  长子袁谭,率三万锐士,南往青州。原先盘踞在此的曹孟德,不敢多言一句,灰溜溜的退回来兖州。

  哼,还算有些自知之明。不过,也不能让阿瞒这小子在兖州轻易做大。兖州四战之地,对于赵国来说却是南下中原的关键。万一曹阿瞒日后起了异心,那可就麻烦大了。

  青州局势顷刻而定,袁谭进驻临淄。大军略微向南一逼,黄巾渠帅管亥,便再度逃回泰山,不敢出掠。

  臧霸也收缩兵力,放弃与临淄甚近的北海郡治剧县,退至溉水东面的都昌县。

  而齐王陶谦的大军则是自从刘繇帐下大将张英偷袭了广陵后,便已南下。

  赵国除了袁谭所部的动向外,其余兵马皆驻于各地,似乎没有丁点扩张的意思。然而,新募集的万余骑兵,却表明赵国并不甘心安稳下来。

  数以万计的乌桓骑兵,相继退出幽州境内。他们获得了非常丰厚的报仇,尤其是盐、粮这等重要的生活物资。

  同样,袁绍也命人重开互市,与东北各族展开贸易。尤其是战马的贸易,让袁绍获益颇丰。

  先前公孙瓒霸据幽州,冀州想得到战马都是一件难事。现在,就不一样了,凭借着冀州的钱粮,三五年内,赵国足以拥有数万铁骑。

  军事、经济在互视开启后,赵国战争实力大幅度提升。而灭燕后带来的巨大声望,也让赵国收获数之不尽的人才。

  天下名士,纷纷慕名而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赵的强盛的速度比起其他势力,更加迅速。

  赵国强盛与否,高诚现在丝毫不介意。放弃洛阳,倒也让袁术挡在自己前面,给大周争取了不少发展的时间。

  行走在崤函南道中,高诚却是开始担心起南面的益州。

  刘焉在这两年内,默默的收拾益州内部势力,赵韪已经不复当年强势,屈居于刘焉之下,不敢有任何异动。

  军事实力方面,益州倒是没什么增强,但仍具备对大周的威胁。尤其是在眼下这个时候,如果刘焉出兵,凉州只怕是必须要放弃一些要地了。

  杜畿他们可以牵制刘焉,可还不足以打进成都平原。

  唉……

  自己怎么总感觉老天爷再跟自己作对呢?

  混了这么多年,到现在居然只剩下张鲁一个盟友了。

  剩下的,几乎全是敌对势力!

  好难啊!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