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章、逃亡_勒胡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若是晋朝军阀,甚至于流民、草寇,说不定都先投降再说,免受无尽的痛苦。而面对胡人,即便几百年后都会融入中华民族,说不定其中某一个还是两千年后自己的旁系祖先呢,如今他们可都是屠杀汉民的刽子手,自己心里这道坎儿是无论如何也迈不过去的。

  虁安和裴该,两人又大眼瞪小眼,对视了老半天,最终失败的还是蘷安,首先把视线移开,有些尴尬地笑一笑,吩咐左右:“选一匹驽马,请裴郎乘上。”终究他不能真把裴该给弄死,哪怕弄残也不成,否则在石勒面前没法交代。

  ——————————

  晚间扎营的时候,蘷安直接把裴该给安排在了马厩里,仍然用绳索牢牢拴在一根木桩上。裴该瞧着附近的胡人牧奴并不怎么太关注自己,就偷偷挣扎,想要磨断手上绳索。只可惜附近找不见任何利器,这用绳子磨木头,说不定先断的反倒是木头——所谓“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是也——当然啦,那得多长时间就不好说了。

  而且他白天被拖了好几里地,接着又给绑在马背上,跟随胡汉兵行军,这年月还没有马镫,马鞍也不见得舒服,他前一世本来就没怎么骑过马,这一世的躯体也缺乏驭马经验,能够顽强地用双腿夹住马肚子,踞在鞍上不掉下来就已经谢天谢地了,一路颠得浑身上下无处不痛,精力和体力的损耗数倍于往昔。因此等到天黑以后,才刚磨了不长时间的绳索,裴该就实在扛不下去了,竟然脑袋一歪,再次昏睡过去。

  从宁平城到许昌,基本上算是一马坦途,没有什么丘陵、高山,但即便如此,道路曲折,也将近三百里地。胡汉兵行军速度很快,即便只是纵马缓驰,头一天也走了一百里,然后第二天又是一百里,估计用不了三个昼夜,便能抵达目的地。

  裴该自然不知道他被扔出去之后,石勒和孔苌、蘷安在帐内的议论,完全不清楚自己前途究竟会向何方。他大致估算,石勒本营在许昌,那位有名的张宾张孟孙先生应该也在许昌,大概是想请张宾来游说自己归降吧。说起来,张宾算是两晋十六国时期罕见的智谋之士——当然也是有名的大汉奸——他又会设什么说辞来妄图动摇自己的心志呢?以这一世裴该的口才,能不能辩得过他?

  算了,想那么多干嘛,辩不过就不辩呗。辩论可能困难,破口大骂难道还不会么?反正自己是坚决不降的,若使张宾也铩羽而归,说不定石勒就只好下定决心,给自己来个痛快的啦。

  第三天上路后不久,突然有探骑来报:“洧仓南面发现晋兵。”石勒微微吃了一惊,急问:“有多少人?”探骑回禀道:“战兵约摸二三千,但其中有不少马车,装饰华丽,想必是从洛阳东逃的贵人。”石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