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九五章 以势相逼_崛起1639崛起新人生潇逸蒋勤勤刘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你这话说到了我的心上!”随即又追问道:“倘若吴三桂仍忠于明朝,死不肯降投,我军岂不是被挡在了山海关外?”

  洪承畴道;“依臣之视,吴三桂并非忠臣,只是借忠于明朝之名对我朝讨价还价,摄政王如处置得当,使吴三桂献出山海关,投降我朝,可不费过多唇舌。”

  多尔衮不解道:“你怎知道他不是真有心做明朝忠臣?”

  洪承畴微微一笑:“当流贼过大同东进之时,崇祯下旨调吴三桂去北京勤王,蓟辽总督王永吉也亲到宁远催促,虽然崇祯命他不要舍弃宁远百姓,此系失策,但当时吴三桂手下有近四万精兵,可以分出万余护送百姓,他亲率两万入关,还可从山海驻军中抽出数千精兵,日夜兼程,驰抵北京,代替太监和市民守城,倘能如此,李贼哪能破去北京,同时也可使守居庸关与昌平的明军士气大振,不会开关迎贼,故单就吴三桂借保护宁远百姓之名,不肯迅赴危城,以救君父之难来看,能算是忠臣么?”

  多尔衮点头道:“说得好。再说下去!”

  洪承畴道:“倘若吴三桂真是大明忠臣,当他知道崇祯陷入死局之后,应立即誓师讨贼,号召各地义师,会师燕京城下,义无反顾,然而臣问了杨珅,吴三桂并未号召天下讨贼,甚至还夺了蓟辽总督王永吉的标营,迫使王永吉逃往天津,可见此人举棋不定,首鼠两端,私心保存实力是真,空谈恢复明朝江山是假。

  臣建议王爷趁此良机,迅速向山海关进兵,迫使吴三桂向我投降,倘若我不下手,一俟李贼和信贼决出胜负,只怕吴三桂会降贼。”

  多尔衮惊问:“吴三桂真能降贼?”

  洪承畴道:“吴三桂乃一识时务之人,只要贼开出足够优厚的条件,必降,他若不降,山海卫必不可守,况且他引兵退回山海卫,未必就没有待价而沽的意思!”

  多尔衮又问道:“贼从关内攻破山海城容易么?”

  洪承畴点了点头:“非常容易。”

  “为何?”

  多尔衮不解道。

  洪承畴解释道:“臣出关之前,曾在山海卫驻军多日,对当地的地理形势较为清楚。

  洪武年间,徐达率领明军北征,修筑山海城,历代以来,靠长城界南北,所谓山海关,是指山海城的东门而言,故而建的坚固雄壮,门外又有瓮城,城墙高厚,形如天堑。

  关门向东,而瓮城门偏向东南,所以攻关之敌纵用红衣大炮也射不中山海关门,同时瓮城之外,又修了有东罗城,可驻屯人马。

  而山海卫西城墙因对内,在徐达眼里并不重要,只匆忙修筑,城墙低薄,城楼简陋,后人增修西罗城,也备而不用,草草从事。

  如贼从关内来攻,吴三桂知西城墙不可守,必出关在石河两岸和石河滩上作战,一旦战败,贼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