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零零章 理报_崛起1639崛起新人生潇逸蒋勤勤刘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

  “快看看,今天有什么新闻!”

  明报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已经不局限于扬州新闻了,而是加入了本土化的元素,暂时有南京、苏州府和淮安府,在发行上,着重于当地新闻。

  比如在南京发行的明报,有一部分是在南京印刷,以刊载南京新闻为主,花边柳巷,民生百态,包括一些官员的阴私闱事,应有尽有。

  其中富豪的阴私是绝对不挖掘,毕竟李信是现代人,对富豪的能量他是清楚的,挖掘的风险太大,虽然他不怕,但底下人很可能会被报复,而官员不同,很多事情不能明目张胆的做,而且真对明报的人员下手,很容易酿成政治事件,后果谁都担待不起。

  不过相对来说,有关时政方面的辩论和荡寇军动向还是最受欢迎,对于时政辩论,暂时明报不持立场,只挑选正反两方有代表性的文章发表,供读者自己评判,这是在现代最为粗浅的一种运营方式,但搁在明代,轻而易举的就能把话题炒作起来,几乎每天,都有知名文人在明报上抒发观点,给报纸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力。

  “哈,洪承畴果然是投降了鞑子,连北京的祭坛和祠堂都被拆了,听说皇上还震怒呢!”

  卞玉京突然哈的一笑!

  寇白门奇怪的看了过去:“阿赛,什么叫果然,当初李公子的文章发出来,你好象没支持吧?”

  卞玉京立时神色一滞,不愤道:“你也不是没帮着李公子吗?”

  寇白门淡淡道:“所以我不会说果然!”

  “往下看!”

  卞玉京哑口无言,暗中着恼,目光向下看去。

  “呀,李公子带兵去临清了,抗击清军入侵,誓保山东老百姓!”

  一听这话,媚香楼沸腾了,一群姑娘们纷纷尖叫起来。

  她们生活在江南,从未经历过战乱之苦,但是从北方来的客商,不是带来一些惨痛的消息,其中除了义军如何如何的凶残,基本上就是清军对华北山东的扫荡和破坏。

  尤其是清军五次入寇,朝庭束手无策,明军不作为,畏战避战,很容易给人带来一种潜移默化至强大不可战胜的印象,再加上松锦战役中,明军十三万精锐几近于全军覆没,更是让人对清军生出了难言的畏惧。

  在这种大的背景下,李信带兵北上抗清,很容易让人生出北伐,岳飞等相关的联想。

  “鞑子来去如风,李公子能挡得住么?”

  “既然敢去,应该是有把握的吧?”

  “真希望李公子能打胜仗!”

  听着那唧唧喳喳声,陈贞慧没来由的心烦,不禁哼道:“早就说他是个沽名钓誉之辈,他就那几万兵马,拿什么去保护山东老百姓,我看啊,他就是叫的响,搏个名,真鞑子来了,还不吓的屁滚尿流!”

  卞玉京不满道:“李公子不是你说的那种人!”

  “呵~~”

  陈贞慧不屑笑道:“明报是他办的,他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娘的,改开我们自己也办份报纸,不能再让他胡作非为下去了!”

  “不错!”

  候方域眼前一亮:“定生(陈贞慧表字)兄言之有理,银子不成问题,咱们再联络些有名望的大儒,加入我们的报社做编辑,他那区区明报,拿什么和我们争?”

  复社成员纷纷附合,也确实,荡寇军能办报纸,他们为何不能办?

  以前是没意识到报纸的重要性,但是明报的发行,居然渐渐掌握了舆论,这让不管东林还是复社,都心有不安,要知道,东林为何能在短短时间内壮大?靠的就是舆论的推动,如最著名的苏州抗税事件,沉重打击了阉党,也让万历有口难言。

  陈贞慧向四周连连拱手:“诸位,诸位,那李信办出明报,咱们的报纸,就叫理报,天下万事万物,离不开一个理字,理报就是讲道理的地方,如何?”

  “好!”

  “就听陈公子的!”

  复社成员高声叫好!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