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35章 是挚友,是知己,亦是一生的念想_听说驸马要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乐安居士与永安候祖父乃是挚友,二人相逢与乱世之中。

  乱世之中,权势便是一切。

  永安候祖父萧伯卿生于官宦世家,萧家历代为官,萧伯卿也不例外。

  而乐安居士唐敬予生于商贾之家,唐家历代经商,唐敬予却不喜于生意场上打交道,只钟情于游山玩水,舞文弄墨。

  于萧家而言,萧伯卿是为萧家长脸的孝子。

  于朝廷而言,萧家满门忠良,萧伯卿亦是能用尽一生报效朝廷的功臣。

  于百姓而言,萧伯卿则是能解百姓之苦的明官。

  于外,他匡扶百姓,极受爱戴。

  于内,他光耀门楣,极受敬重。

  而乐安居士唐敬予却与之恰恰相反。

  唐敬予这一生只为了乐这两个字而活。

  家中人只想让他继承家业,好好经营家中生意。

  而他却与家中意愿背道而驰,耗尽家财去游山玩水,只为了追求一个乐字。

  那时民间流行那样一句话:哪里有乐子,哪里就有他唐敬予。

  对内,他身为唐家独子不仅不光耀门楣反而耗尽家财只为享乐,此为不孝。

  对外,生逢乱世却仗着自己家中有钱到处玩乐,从不会帮扶黎民百姓半分,此为不仁。

  不仅如此,还在国库空虚,外地当前,军粮耗尽的情况下,带着万贯家财跑去敌国享乐。

  此为不忠。

  可世人哪里能想得到,唐敬予这样一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竟与忠孝两全极受爱戴的明官萧伯卿成了挚友。

  生逢乱世,无权无势,没有人能安于享乐。

  唐敬予也一样。

  若说乐安居士的前半生,追求的是乐。

  而他的后半生,左右求的不过是一个安字。

  他的前半生享尽了世间乐趣,后半生却只想安然渡给最后的安逸光景。

  可哪有人的一生会事事顺意?

  唐敬予前半生为了享乐耗尽家财,后半生落得了个流离失所,无人接济的下场。

  他这后半生,无疑是不幸的。

  唯一幸运的,应该便是与一代明官萧伯卿的相识了。

  萧伯卿是在唐敬予极其落魄之时与他相遇的。

  萧伯卿极爱墨宝,而唐敬予作画狂放不羁,自成一派。

  唐敬予的画之所以说是自成一派,是因为在那个文人墨客都在诗里画中为家国诉尽衷肠的乱世之中,唐敬予只画绿水青山与把酒言欢的美人。

  他作画,只为良辰美景。

  他写诗,只为儿女情长。

  盛世之中,百姓们或许能称赞他一句狂放不羁,情深意重,豁达直率。

  可他生逢乱世,百姓们只会对他责怪唾骂。

  怪他于如此乱世不为家国着想却只爱画山画水,骂他画中皆是画中毫无忠贞爱国之心,诗中全然是儿女情长游山玩水,不堪入目。

  他的诗被世人厌弃,他的画被人有意烧毁。

  可他却始终对此毫不在意,他相信,他会遇到一个珍爱他的画,喜欢他的诗的人。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