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867章】天下布武:陆军篇_锦衣杀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辖至少三个步兵营,一个炮兵营。有的甲种军,甚至下辖两个炮兵营。大炮的口径,也是以105毫米和155毫米居多。这充分的反应了白衣军陆军的大炮主义。而乙种军配备的重武器、自动武器相对较少,重炮数量更是偏少。

  甲种军主要驻扎在关隘要塞、战略关卡、交通要道、中转枢纽等地。而乙种军,则主要驻防各个大城市。从地域分布上来说,甲种军的驻地,周围一般都有大块的平原,有比较良好的道路,以方便重炮的运输。乙种军的驻地,条件则要求低一些。

  在安排甲种军的时候,徐兴夏故意让他们距离后勤生产基地稍微远一些。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出现不可预知的叛乱。甲种军本身的战斗力很强,必须在后勤补给上,进行一定的限制。如果让他们驻扎在生产基地附近,万一发生战乱,就会很悲剧。

  当然,这些都是徐兴夏暗中需要考虑的内容。或许下面的人也能领悟,也能明白。有的人可能对此还有些想法。但是,大家都心照不宣。如果有人宣之出口,那就是真正的傻瓜了。

  西元1646年,白衣军陆军正式整编完毕。至此,高额的军费,终于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随着战事的结束,白衣军每年需要消耗的军费,从原来的八千多万两白银,下降到三千万两左右。货币改革完成以后,白衣军每年的军费,大约为三十亿华夏币左右。

  不要觉得三千万两白银很多,这可是分布在全世界的军队啊。按照人头分摊下来,每个人的身上,还不到五十两银子。这里面,还蕴含着大量装备的维修、曰常消耗所需要的费用。当然,白衣军的军费,从来都不是完全透明的。至于真正的军费,到底有多少,估计只有徐兴夏和极少数的高层,才会完全清楚。

  早在西元1640年,白衣军就开始在控制区域,实行有计划的货币改革。货币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发行统一印制的纸币,代替零零散散的银两。从曰常使用的角度来说,原始的银两,其实是很不规范的,商家在买卖的时候,不但需要称重,还要衡量白银的品质,白白的增加了很多交易环节的麻烦,降低了交易效率。

  按照货币改革的法规法规,白衣军新发行的银元纸币,名字叫做华夏币。华夏币是纸钞,总共有1、2、5、10、20、50、100、200、500等多种面额,分别代表一分、二分、五分、一钱、二钱、五钱、一两、二两、五两白银。

  此外,为了保证更细微的交易,白衣军随后又发行了多种的分币和角币,基本上都是按照人民币的数值来发行的。当时的交易情况,五两银子,已经足够大宗交易使用。而民间使用的一分纸币(代表两白银,大约是克),也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