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412章 媒体_重生明星音乐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度提升,哪怕普通人,也能从嘴里蹦出诸如“高音C”这样的专业词汇来。

  本来大剧院方面最初还有考虑要不要直播这次探班的,后面还是否决了,原因很多,包括像是会不会降低歌剧格调这样的理由。如果是正式演出的话,可是不允许观众们拍照摄像的。

  现在记者们到场自然就放开这样的限制,但他们一个个也都跟人精一样,都会考虑着最大化自己的利益。拍照片的很多,拍视频的也不少,大剧院方面也早就跟他们沟通了,发视频可以,但不得超过五分钟,要不然,以后都不用来大剧院看歌剧了。提前泄露一些是可以的,但过了就不好。记者们自然也是知道这些的,为他们自己的利益着想,也不会做这样太过出格的事情。

  而最实际的情况是,很多记者对歌剧神马的,根本就不怎么感兴趣,这会也都还没字幕显示,以他们的意大利语水平,压根儿听不懂好吧……但这并不妨碍大家装高雅,看热闹,听听旋律,看看表演,在拍拍剧照,这个也是必须要有的。

  秦放歌周秀英她们早就有这样的觉悟,别看现在门票,卖得火,可来歌剧的观众,跟风的人多。不管如何,总比无人问津好,而且,这可是名副其实的发展新观众,剩下的就是以作品质量打动观众。

  也正是因为看出这点,周秀英他们给媒体们半个小时的彩排演出就行,然后就是记者们最喜闻乐见的采访环节。

  秦放歌这个作曲家和主演自然是记者们关照的重点,大剧院方面做得也挺绝的,甚至都没有说派出他们的工作人员接受采访,还美其名曰,给主创团队机会。

  记者们更巴不得如此,采访其他人根本没什么爆点,而不能吸引流量的新闻算什么好新闻?

  记者们一股脑的把话筒对准了秦放歌,简直有直接忽视掉身边周秀英和沈建萍这样的歌剧大牌。

  而且,这些记者们所提的问题也都挺尖锐的,第一位拿着华新社标志,(比央视还牛逼的新闻系统),头上有些秃顶的中年男记者提问就直指要害她,“请问你是怎么想到以这样一位著名的花花公子为主角创作歌剧的?是不是和你自己的生活经历有共同的感触?”

  秦放歌也完全不见恼怒,“西班牙贵族花花公子唐璜是真实历史人物在西方特别有名,在我们国家都有相当的知名度,最起码大家都有听过这个名字,了解他的大致人物性格。这就是相当好的歌剧创作起点,情圣这样的角色设定,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进行艺术创作的人,都有相当的想象力,而有翔实的资料,能够帮助我更好的进行创作。但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我也尝试着,在唐璜这样的浪荡贵族身上,发掘更多的人性闪光点。我也希望,在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