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51章 排练_重生明星音乐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处理得还是偏软了些,少了克利斯朵夫音乐作品中的那种无畏无惧,悍不顾身,一往无前的勇气,到底是军队从不抵抗的国家,骨子里还是少了些血性。

  弦乐是捷克爱乐乐团最值得骄傲的地方,古雅的情调,捷克式独特的音调,在演奏捷克本民族作品的时候,特别有情韵和风格。但在这首革命上,弦乐的表现就不那么尽如人意,卡尔帕奇的指挥风格说得好听叫稳健富于内在热情,可多少也显得有些拘束,处理细腻但缺乏气势和魄力。

  管乐的气势更是差了不少,这样恢弘壮阔,大气磅礴,犹如一幅沧桑史画卷的交响曲,对管乐的要求是最高的,不管是音色还是气势,都是要反应那时代的如火如荼的革命史变迁的。

  秦放歌认为他们这样的实力,完全可以做到更好的。要他自己来调教这样一支高水准乐团成员组成乐团的话,演奏革命这样的作品,风格肯定会更加热血和激进。毕竟,伟大的领袖曾经说过,“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作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力的行动。”

  想必亲自投身革命行动的克利斯朵夫,也会有同样的觉悟,在那样环境下,写下这样的音乐出来为革命呐喊助威,就肯定不希望是软绵无力的。

  只是,这些话秦放歌心中有想,嘴上肯定是不会讲出来的。平心而论,就在排练的时候,看这些乐团成员们对曲目的熟悉程度,以及在卡尔帕奇的指挥下,做出迅速调整的能力,已经甩开亚洲的交响乐团一大截了。

  而且,再自私点想的话,卡尔帕奇这样的指挥风格,虽然在《革命》上有些力所不逮,但演奏本就具有捷克民族风格,有着波西米亚风在其中的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也就是他拿出来的这首交响曲,却是最合适不过的。

  他们的排练进度不错,短暂休息之后,就最后一个乐章进行练习,这也是整首《革命》的最**,激昂的音乐活跃的节奏,上行的和声,似乎要激励人们再接再厉,将革命进行到底。

  中间休息的时候,卡尔帕奇还谦虚的问了下秦放歌的意见,他的说辞跟对总监伏契克差不多,非常棒,指挥和乐团成员水平都特别高云云。他也肯定不会贸然去指出说他们演奏不够激情,情绪不到位,没能真正表现出革命者的宽阔胸襟和热血志向这样的话。周秀英也夸他们水平高他,演奏出来的音乐很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等等。

  五点不到,他们这天下午的排练就告一段落,这些乐团成员们的时间都是挺珍贵的,参加这样的排练,都是要额外算钱的。多组织几次这样的排练,就够音乐总监头疼的。但他们还是挺大方的给了秦放歌这首交响曲十个小时的排练时间,算下来,也是要多支出不少钱的。

  但平时训练结束后就跑得飞快的乐团成员们,这会却都没着急离开。(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