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六二七章 财源滚滚_铁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口径炮发生的震动就一目了然了,这就是效率。

  这里再说说被许多人嗤之以鼻的计划经济管理。为什么要在中亚地区实行计划经济管理?在于安毅集团可以通过这种手段,建立起科学的生产体系,挖掘出每一个工厂、每一台机床的潜力,用并不太发达的工业,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武器装备。

  实际上,现在的南华实行的也是变相的计划经济管理,唯一不同的是通过下订单给企业来实现调剂,规定某种部件需要多少,企业自然会合理分配资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订单,其余的时间和资源则去干其他事情,使得各个企业生产的零部件搭配恰到好处,而不是依靠国家强制行政命令执行。

  但是在几乎没有任何私有经济的中亚,显然就没有这种顾虑了,大可以推行计划经济制度,成倍地提升生产效率。

  以坦克制造为例,它由成千上万个零件组成,这些零件组成几十个部件,这些部件组成坦克的几个子系统,这些子系统最终组成一辆坦克。但如果有人认为坦克就是这样一辆辆生产出来的话,那么这种思想还停留在手工作业阶段,要知道坦克是批量生产的。

  那么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就来了。

  显然,生产各个部件、子系统的工作量是不同的,各个部件的生产工序进度也不一样,比如车体的生产就比较容易,如果成批生产一百辆坦克,就需要一百个车体,一百台发动机,一百套传动系统、悬挂系统、炮塔、大炮、火控系统,但是它们的生产进度肯定不一致,大炮、发动机和悬挂系统都是工艺繁琐复杂的东西,但如果车体先生产出来了,但其他部件还在生产加工中,那么这些先生产出来的车体就必须等待,并且影响下一批车体的生产。

  而这时,下一道工序――总装和调试由于一些部件和系统还没有完工而不能满负荷工作,甚至会处于设备闲置状态。

  想想看,如果不经过计划经济来进行调剂,这样一个各道工序和各子生产线时松时紧,有地方松有地方紧的坦克生产线,能够快速生产出坦克吗?

  同理,可以延伸到飞机、轮船、飞艇、车辆、枪支等生产上面,必须要有计划地对各个生产步骤进行调节,控制各个工序原材料的投入时间、准备时间,有的地方多安排工人,有的地方少安排工人,有的地方需要扩大生产线,有的地方需要减少机床设备,这样才使得各个部件的生产工期基本一致,没有生产线闲置,利用现有资源全力生产。

  在战争年代,计划经济还是有其优越性的,比如在远东共和国没有脱离苏联之前,苏联工厂的设备管理是没有预修制度的,只有设备出了问题才进行修理,但是随着远东军在贝加尔湖击败苏军主力,苏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