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一十二章 肖军的中庸之道_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己这不又开始操闲心了吗!

  “你要是能拿出钱订一百台都没问题,不过别指望一次性发走,一百台可是要做一个月的时间。”

  “这不是问题,我分两次发,你只要先给我做二十台,我先发第一批回去,然后再发第二批。”

  二十台这问题不大,现在院子里就有六七台,一凑就够了。

  “你那录音机挺好玩的,多少钱一台?”

  “不会你们南方连录音机都没有吧,你们那一带走私可是非常厉害的。”

  “我就是问问,我也倒腾过那玩意儿,你若是要我给你倒腾点过来。”

  “哈哈,不要,你那都是水货玩意儿,不安全,你要是能给我弄台彩电我留着看倒是没意见。”

  “早说呀,不是哥吹,如果有需要就没有哥倒腾不来的东西,天上跑的海里游的地上走的就没我弄不来的。”

  “真滴?”

  “你说!”

  “赶明个给我弄一架客机来。”

  张石阡脸黑:“草!用你们北方人讲话你这是抬杠。”

  “你和我们厂联系了没有?”

  “没有,这不刚来就看到你了吗。”

  万峰起身到厂里把张石阡要货的事儿和肖德祥交代了一下。

  “到财会去交钱。”

  “哎哎,用汇票行不?”

  “那你得去问财会的人,这和我没关系。”

  张石阡去财会交涉去了。

  张海恰巧走了过来:“刚才那家伙是不是卖给咱们造鞋机的家伙?我看着挺像的。”

  “看来你的眼睛还没到老眼昏花的境地,恭喜你答对了!”

  “这家伙来干什么?”

  “买咱们的一吨翻,往南方倒腾!”

  张海喜上眉梢:“这家伙要是把南方市场打开了,咱们岂不是又多了一条路!”

  “别做梦了,他顶多能倒腾一百台过去。”

  张海不明白了:“为什么?”

  万峰没解释,张海如果听懂了说不定就郁闷了。

  为什么?一吨翻只要在南方的建筑市场打开局面,用不了几天就会有仿制品出现,有了仿制品张石阡还会来拉货吗?

  明显不可能呀,起码在运输上他就能省下很多钱。

  就算洼后机械厂有专利有能怎样,在八九十年代专利就是一张纸的几个字,仅此而已。

  万峰重新回到了他的摊子,他的摊子前已经有人在询问张闲录音机的价钱了。

  “批发单放一百五,零售一百八,收录机加各加四十。”

  于是万峰也就开张了,不一会儿功夫就卖出去两台录音机,都是以零售价卖出去的。

  只要买两台以上他就会算批发价,可惜都是买着自己听的,一个贩子没遇到。

  按照这个速度他这二十台录音机一天也卖不完呀。

  这样好像不行呀,他总不能天天蹲这里卖录音机吧?

  照这样他一天就不用干别的了,天天卖录音机玩了。

  等活动房搭建起来,租个小房雇个人在里面给他销售这些录音机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