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46章 高端路线_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程功、张正阳、何明三人在脸响的年薪是四千多元,到了万峰这里,万峰信守承诺直接就把他们的工资涨到了一万二千元,和李达陈道顾红忠持平。

  俗话说无功不受禄,这工资刷就涨上来了,不干点什么怎么出门?

  程功三人就和顾红忠商议,第一步就以Z80芯片为基础,打造自己的第一代芯片:华光一号。

  虽然这块芯片已经有些过时,但是在市面上还是有很大需求的,未来一些低端的电子产品都会用的,还是有很大的市场的。

  生产这种芯片不是为了赚钱,能达到收支平衡就行,主要是为了锻炼队伍,积累经验。

  然后在这块芯片基础上一点点的升级,用小步快跑的策略进行追赶。

  万峰对程功小步快跑的策略非常的支持。

  华国各个行业不就是用小步快跑的策略一点一点追上世界先进水平,并最后实现反超的吗。

  华光本身就仿制出了Z80芯片,就在这基础上加入了一些自己的东西进行改进,程功三人在到达华光科技的第三天,正式开始打造华光一号芯片。

  当然虽然有仿制成功的基础,但是要设计一款有自己特色的芯片也不是三天两天就能成功的。

  这需要时间。

  截止到六月十五号,南湾厂上半年生产发动机二十二万台,到月底将达到二十四万台,基本上完成了五十万台的年生产计划。

  组装出整车十八万辆,基本上仍然处于这边出厂那么就被拉走的局面,没有一点库存。

  摩托车部门已经在着手生产90CC摩托车的样车,样式万峰直接就搬来了大阳90的样式,并顺手申请了专利。

  他还是那个策略,有那么多车型在脑袋里放着,凭啥还是自己费心设计。

  在这些东西还没出世之前是不存在什么抄袭借鉴的,我先做出来那就是我的。

  陈道很快就把车样形成了图纸,并很快把图纸分散到那些配套厂。

  每个配套厂就生产其中一个部件,还是不废多少时间,三四天后这些部件就汇集到了南湾厂。

  这就是整合的好处,大家分别只做一个部件,能节省大量的时间。

  如果单一一个工厂一个部件一个部件的做,这台样车一年也不一定能做出来。

  90摩托的样车被组装出来了。

  接下来还会有其它的样车出现,并加入测试之中。

  在随后的一年左右时间里,这些样车会经过各种各样条件下的测试,沙漠戈壁、冬天夏天,水里火里的。

  直到各项指标达到标准,才会送到国家有关部门进行最后的检测,合格后才会进入生产环节。

  虽然测试没万峰什么事儿,但是他骑着过过瘾总可以吧?

  上一世万峰拥有的第一辆摩托就是大阳九零,购买于九六年,花了六千三百元。

  这台车一直伴随他到二零零五年左右,最后五百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