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二章 琢磨不透是和谐_田园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迈出了一小步,娃子们会在自己需要的时候,指向某个东西,并且发出啊啊的动静来。

  “小宝,你说像现在的训练方法,他们以后会不会不说话,总啊呀。”王鹃有点担心。

  “不会,现在属于声带锻炼,到时候他们自己就能调整,就好象很多的孩子刚要学说话的时候逮谁管谁叫妈一样,丫鬟们累呀,总要重复同样的词,一遍遍的给他们加深印象,还好是四个,要是两个的话,就得给他们找其他的玩伴了,引入竞争机制。”

  张小宝期待着弟弟妹妹们快点长大,然后把家撑起来,或者是在非刻意引导下,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发展。

  舒州的百姓又了新的农具,并且不愁种子了之后,开始卖力地耕种起来,他们不管上面的官员如何的勾心斗角,只要让他们不耽误春耕就行了。

  李珣终于是有了自己的地方,和张忠管辖之地多有重复,其实他没有什么管理权,他更多的是吃舒州的租税,还是一部分而已。

  他可以画出来一大块的地找人耕种,还是免租的那种,这些日子他也着急,盼百姓快点完成春耕,然后他出钱修路,并在这里的山、湖以及河流的地方修景点。

  这可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能不能赚到钱还两说呢,主要是通过修建景点的方式,让当地的百姓增加地方性的自豪感,每一个景点都要有传说,以次来培养百姓的凝聚力。

  在陆州的时候他见识过百姓共同建设家园时候所爆发出来的力量,于舒州他也想要这么干。

  现在他就已经派人去整合百姓,采用集体劳作的办法完成春耕,这下可苦了当地的官员和富户了,他们闲着的人手是最多的,以前把自己家中的地种好了就行,如今不同了,他们还必须要把其他的地也给种上。

  整个舒州,除了张忠这个刺史的管最大,那就是李珣了,他可不管别人心中好受与否,必须得按他的要求来做,还不管饭,只负责平常百姓的伙食。

  官员和富户也有脾气大的,凭什么就得把家中的人拿出来?有聪明的人,听话地派出来人,然后暗中去煽动其他人的火气,让人弹劾,让人告状。

  春耕进行了一个月后,告状和弹劾的折子终于是先送到了洛阳,看那上面写的,可谓是闻着伤心,见者落泪啊,好象不把李珣收拾了,那就会天怒人怨一般。

  洛阳府管不了,他们只能把东西继续送到京城。

  朝廷中的官员看了,没有任何批示,一层层往上送,送到了紫薇省这里,几个官员看了看,又送给李隆基了。

  换成别人他们就要弹劾了,只从那信以及折子上就能看出来,李珣做的有多么过分,不清楚详细情况的人一定会生气。

  主要是写信和写折子的人为了能够把自己写得更委屈,竟然在里面写李珣直接派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