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29.第2429章_1627崛起南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面积超过四平方公里的营区。这个区域内不仅座落着驻军部队的营房、食堂、训练场、靶场、武器库、指挥机构、家属区等等,还有木工坊、小机械厂、学校、医院、银行等配套机构,俨然便是一个完整的小型社会。

  在海南岛以北的各处海外殖民地中,大同江基地的面积比这里更大,但硬件设施却远不及舟山。辽东金州虽然是战区,但旅顺军港和驻扎陆军的南关岭大营相距颇远,倒也比不了舟山的紧凑。芝罘岛、澎湖、香港等地本就没有设立大型军事基地的条件和需求,自然也与舟山有一定的差距。以此细数下来,舟山基地的重要程度就可见一斑了。

  当然舟山军港能有今天这样的规模和齐全的生活设施,与本地繁荣的贸易环境也是密不可分的。如今江浙地区的跨国贸易,至少有七八成是在舟山完成交易,而这其中又有一半以上是通过海汉的金融机构在进行货款结算和交割,舟山当局从中所能获取的收益甚至远远超过了大明从这一地区收入国库的赋税。

  “陶总,不瞒你说,舟山每年的经费预算,大概有三分之一都是花在了这个军事基地。你看到的这些建筑,这些设施,的确都是靠真金白银换来的。我们花了很多钱在军事上,但也正因为如此,江浙地区的所有商人都知道,跟我们打交道做买卖的安全系数最高,在舟山不管是买货还是卖货,都能得到安全保障。而这样的环境,是大明给不了他们的。”

  石迪文试图要让陶东来确信,舟山之所以能拥有出色的营商环境发展势头,与他对军事建设的重视密不可分。军港和基地,以及东海舰队的存在,便是让各国商人都能对在此贸易感到安心的根本原因。

  当然了,到底是感到安心还是被武力慑服,这大概还要因人而异。不过在石迪文看来,两者间并无明显区别,总之强大的武装力量不可缺少,这样才能够保证海汉在这一地区的贸易体系中拥有掌控全局的地位。

  陶东来其实也赞同石迪文的这种观点,海汉所推崇的海洋贸易体系必须要有强大的武力作为保障才能顺利发展,在大宗贸易集中的地域部署武装舰队也是应有之义。不过石迪文独掌一方,权限甚大,本地的扩军扩编,几乎都是他一人拿主意,虽然也会向国防部提交相关申请,但这类申请的目的一般都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武器装备,以列装扩充出来的新军。

  但实际上以舟山这边的条件,石迪文完全可以绕过军方监管,自行组织、训练和武装私人军队。舟山本地就能建造各型战船,而基础型火枪火炮的制造工艺也并不复杂,小作坊纯手工也能造。不过私造军火在海汉是大忌,石迪文如果不想在这方面犯错误,那也可以用扶持大明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