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34章 来不易回更难_1627崛起南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数万人尚未投入战场的情况下就主动收兵,已经充分表明了指挥官的态度。清军接下来很可能会选择从朝鲜境内撤军,也就是轮到海军出手的时候了。

  钱天敦对此没有表示异议,但他还是要求将安南、葡萄牙和福建水师这三支舰队继续留在大同江驻守,以防清军玩暗渡陈仓的把戏。

  目前的局面离海汉预计的清军溃败还相差甚远,清军虽然在大同江畔损失了几千人,但其大部分主力部队的建制都保留下来了,也没有高级将领在交战中折损,所以整个部队的情况都还比较稳固,就算撤军也不太可能出现混乱失控的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陆军也不敢贸然离开阵地去追击清军,反倒是海军绕到北边利用江河环境进行截击比较稳妥。而且相比大同江畔的这处花费两个多月时间建起的阵地,海军的作战环境所需面临的风险更小,要拦截清军也远比陆军更为容易一些。

  于是在清军收兵回营的同时,王汤姆便下达命令,包括陆战队在内的所有海军人员在码头区集结待命,准备出发。仍然在大同江上游执行巡逻任务的十来艘海汉战船也要在接到命令之后立刻赶回基地,加入到北上包抄清军后路的行动当中。

  清军大营当天没有任何动静,对于开始零星出现在附近的海汉侦骑也没做出什么大的反应。但越是如此平静,海汉这边就越是认定清军是在做退兵的打算了。

  而实际情况也正是如此,清军收兵回营之后,皇太极便召集众将宣布了自己的决定,放弃继续与海汉交战,将大军撤回国内。

  这可以说是清军近年来对外军事行动中少有的状况,虽说对大明的战事也多是以清军自行撤退而告终,但那一般都是清军在大明境内搜刮够了人口与钱粮,带着战利品大摇大摆地离开,与当下这种战败之后灰头土脸地离开根本不是一回事。

  当然了,如果不是海汉人不合时宜地出现在朝鲜战场上,清军的胜绩肯定会毫无悬念地延续下去,朝鲜只会成为清军铁蹄下沦陷的又一个受害者。

  打不过就撤,清军对此倒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抵触,顶多就是对败得如此彻底有些灰心罢了。反倒是有很多尚未被投入战场的部队暗暗感到庆幸,不用冒死与海汉军搏杀,可以活着回到家乡了。

  “连夜撤离,以免夜长梦多!”皇太极下定决心之后就十分果断,不想给海汉军留下衔尾追击的机会。

  但实际上清军的行动效率还是无法达到他的要求,几万人要在夜晚完成集结然后出发,还不能弄出太大的动静以免惊扰到对手,这对于分属不同部落的清军来说可并非一件易事。真正做到连夜撤离的部队,也就只有充当先锋营的几个牛录而已。剩下的大部队基本都是在天色蒙蒙亮之后才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