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86章 昌化工业区_1627崛起南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懒得再为无力改变的事情多费脑筋,索性放下包袱与众人一起大吃大喝。

  按照日程安排,巡视组第二天的工作安排就是参观本地冶炼工业了。先前乔志亚虽然说过昌化本地没什么可看的客气话,不过这昌化本是海汉的工业重镇,哪有跳过这里的道理。于小宝等人非但要了解本地的生产状况,而且还得按照计划,在昌化召集本地的基层官员进行宣讲活动。不过刘尚负责的宣讲内容是商贸方面,在昌化这地方并没有受众,所以在这一站已经没有他的宣讲任务,倒是可以放心休息了。

  翌日,众人也早早便在招待所里集合。刘尚虽然没有任务,不过他可绝对不会错过这个一窥海汉工业实力的机会。尽管他并不清楚工业的概念究竟是什么,但这些天总听于小宝等人把这个词挂在嘴边,而乔志亚也将本地称之为“昌化工业区”,他自然也想更全面地了解什么才是海汉人口中心心念念的“工业”。

  乔志亚首先带他们走访的便是本地最大的炼铁高炉,但令刘尚感到有些沮丧的是,因为安全原因,所有人都只能站在距离高炉大约十几丈远的地方观看操作,这个距离上除了能看到工人们在炉头的指挥下向炉内填充矿石和焦炭之外,并没有更多的细节能让他了解海汉高炉的结构原理和冶炼过程。

  乔志亚倒是一直在向于小宝等人介绍高炉的运转情况,但所说的话对刘尚而言形同天书一般,根本就听不懂其中的内容。刘尚一时间甚至有些怀疑自己过去所读的书是不是都白费了,为何明明自己通晓四书五经,又无语言障碍,却还是听不明白这海汉人的解说,难道真是自己文化太少,完全跟不上海汉人的节奏?

  这的确是有点打破刘尚自己的认知,他自认天文地理也算粗通,这烧炭炼铁也不是没见过,但怎地从海汉人口中说出来,字字都听得明白,连在一起是什么意思却完全不懂了。

  竖着耳朵认真听了许久之后,刘尚终于大概听懂了乔志亚反复强调的几个数字应该是一种温度的计量单位,而这个高炉的内部构造和运作方法,似乎全都是建立在对温度的精确掌控基础之上。而海汉人是如何做到这一点,刘尚却是想不明白。

  对于温度的概念,刘尚的认知中只有寒、冷、凉、温、热、烫之类词语所表达的温差范围,这种描述的主观性极大,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多数时候是以体温为标准来衡量周围环境的温度。即便是从事冶炼行业的熟练铁匠,也只能凭借经验观察火焰颜色来判断大致温度,没有什么如斤两、尺寸一般确切的计量单位,看来这又是海汉人的独家发明之一了。如果海汉人真能够准确掌控温度,那么在冶炼技术方面必然也是超过了大明一大截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