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4章 当朝辩成为吊打的时候_我做古籍修复得天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朝堂文武百官都将视线看向了李相白。站在泰正殿内的李相白已经侃侃而谈。

  “李相白是补书匠,修书也读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观察民生的视角……”

  赫连城皱眉,“等等!”

  李相白有神的目光看向文渊阁的法家大贤。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怎么没有听说过这句话,谁说的?”法家大贤一本正经的问。

  李相白笑了笑:“北方的一个大胡子。”

  赫连城哽!

  杨白鹭笑了笑:“谁说的并不要要,但这句话说的确实有大道。”

  女帝点头,认可李相白的这句话。

  赫连城铁青着脸不说话了。

  李相白目光左右扫视,没有接话,那就继续。

  “大周初建前后百年,天下大乱,诸国林立,按道理这段历史期间民生不稳,国家积贫积弱才对,可相白发现事实却是恰巧相反。”

  “这是为什么?”岳寒山问。

  “师长好配合!”李相白向岳寒山投送出去一个合作愉快的眼神。

  “因为天下大乱,民生不稳,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所以当时诸国国君不遗余力改制,改制便要涉及税法、民生、军事各个领域积累起来的问题。这便意味着要群策群力。农业要振兴,离不开墨家、农家发展和不断推陈出新的器械制造,阴阳家看似和农业发展没有关联,但相白在读典籍通史时又发现大量的阴阳家修者参与到了农田水利建设的过程当中。军事的革新同样将兵家带向了发展的鼎盛时期,各行各业蓬勃发展便要以律法来约束,这叫做没规矩不成方圆,所以法家、儒家等各家鼎盛了起来。这个过程中各家思想便产生了碰撞绽开璀璨的火花,一位又一位的圣人横空出世,圣人学术证道,各种学派百花齐放。大周迎来最为鼎盛的一个阶段。”

  “风语术”不能两用,说话的时候便要停止下来。

  李相白言语一顿,瞬间进入窃听模式。

  都在以传音术窃窃私语着呢。

  “太师,李相白的这些话没问题。”陈夜泊开口。

  “那就继续听。”太师传声。

  后续声音钻入,说话的是岳寒山,话题有点偏。

  “悬镜司消息灵通,陈大人可知道相白口中的是北方大胡子是谁,这句话很有深度。”

  “老夫不知。”陈狄青传音术说道。

  岳寒山还在传音:“嗯,回头问问相白,我觉得这个大胡子有成圣之资。”

  李相白感觉自己辩不下去了。

  清晨从四合院而出,自己是摩拳擦掌,准备唇枪舌剑,结果因为“风语术”一切都变了。

  没有人接话,都在洗耳聆听,李相白停止“风语术”。

  继续呗!

  顺着思路,李相白说道:“天下并不太平,但此时的大周却因为改制国力始终处于上升的阶段。往后百年的事态走向诸位大人都是知道的。至于原委,天灾妖劫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