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2章 意大利的工业化难题_我的意呆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根本支撑不起本国工业化进程。

  其实意大利工业,也没有全部吸纳这些涌进城市的劳动力。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意大利政府为此准备的两块蓄水池,阿尔巴尼亚以及利比亚。虽然当时因为将这两块地区土著全部迁移,闹得沸沸扬扬满城风雨,但是这同样为意大利腾出了泄洪池。

  两地一共接纳了百万人口,为意大利解决了大量的麻烦。当然东非以及婆罗洲地也吸纳了部分。所以这段时间,意大利对外移民(非殖民地移民),也是并未提高多少,从每年近10万人,不过提高到12万左右。

  当然加上殖民地移民,意大利每年对外移民为20万左右,同样不低了。从某种程度来说,殖民地也起到了人口宣泄的作用。

  不过此时意大利各个城市人口增长幅度就不小了。以米兰为例,十年时间里米兰的人口从33万增长到现在的49万,增长幅度不小。另外都灵也从25万增长到目前的33万。

  另外作为意大利本土第三大城市,罗马人口增长也快,从30万增长到目前的46万。南方也不错,巴勒莫从24万增长到34万,那不勒斯从41万增长到49万。

  而城市人口的增长,也是经济带动下的结果。

  当然,经济带动人口增长同样出色,目前意大利出生率为‰,死亡率为‰,自然增长率为‰,不过考虑到目前每年20万左右的移民,那么已到来目前每年人口增长幅度并不大,是在20万上下浮动。

  不过意大利本土人口增长,其实还是由工业化决定了。工业容纳不了多余的人口,这自然会导致人口的流逝,不过目前想让工业想要进一步容纳更多人口,对于意大利而言难度不小。因为意大利开拓的市场,可开发度已经快要见底。

  目前意大利工业品的海外市场,主要集中在远东、婆罗洲殖民地以及巴尔干半岛。西欧人民生活水平较高,意大利的价格优势并不好使(因为关税较高)。

  而其中,远东市场的规模,意大利已经快要开发到极致了,继续大幅度增长已经没有可能。当然,在中转贸易商上,例如生丝、桐油、猪鬃等远东特产的贸易上,意大利开有潜力可挖。但是,这些并不能解决意大利工业品的的出路。

  此时意大利工业需要进行转型了,罗马方面也明白,意大利经济已经从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要逐步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

  当然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过对于意大利而言,此事必须要做,进一步则海阔天空,让意大利工业化走上康庄大道。退一步,这是掉落在陷阱中,让意大利工业只能在陷入内耗。

  对此,意大利的有识之士,也是看在眼中。

  例如意大利著名经济学家帕雷托就指出,目前意大利工业发展的脚步想要再提高,必须选择重要的企业进行扶持。

  这位帕雷托就是28理论的提出者。因为这位认为,重要的因子通常只占少数,而不重要的因子则常占多数。因此,我们只需控制重要的少数,即能控制全局,反映在数量比例上,大体就是2∶8。

  是不是感到有点熟悉,没错这就是资本经济的垄断阶段。

  这位经济学家在鼓吹垄断对意大利经济发展的好处,他说的也没错,垄断对意大利经济的确有促进作用,但是垄断同样也带来了危害。

  谁又能视而不见呢?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