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五章 生产线_重生从承包杀猪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九八七年的春晚充满了欢声笑容,其中有一位歌手引起了马春燕的注意。

  陈志城后世的时候什么娱乐没经历过,因而并不感到有什么稀奇之处,但马春燕不同了,她是第一年看春晚,眼珠子盯着电视一动不动。

  半天,她忽然说道:“这个男的唱的真好听。”

  陈志城一扭头问:“谁?”

  “就是他。”马春燕指着电视。

  陈志城抬头一看,原来电视里正在唱着冬天里的一把火,费翔唱的,老歌了,当然,这个时候是绝对的新歌。

  看了看又跳又唱的费翔,陈志城却是禁不住摇了摇头,这歌曲唱的太不吉利,至于什么原因,后世人都知道。

  他要不要给森林防火的人打个电话,提醒他们一声?想了想,却又摇了摇头,除非他是森林防火专家,否则别人会把他当成脑袋不正常的神经病。

  春节一过,三叔跑到他爹他娘家里,给爹娘磕了两个响头,转过身又嘱咐了他几句,话语轻柔了许多,然后就又坐上乡里的吉普车,去了火车站,回去了。

  娇娇看着牛牛离去,禁不住大哭,这小孩子之间的感情,还真让人意想不到。

  大年初三,陈志城就去厂子上了班,根据他对一九八六年生猪市场的分析,一九八七年生猪市场可能要出现猪肉贵。

  为什么呢,虽然后世他也经历过猪肉贵的情况,但是现在他是根据生猪市场形势分析出来的,八十年代的人还习惯于计划经济的调节手段,而对市场的调节手段不懂,不适应。

  市场的价值规律一般人还是知之甚少,一九八六年出现一个什么情况呢?叫作养四条腿的不如养两条腿的,养两条腿的不如养一条腿的,养一条腿的,不如养没腿的。

  四条腿的是猪,两条腿的是鸡,一条腿的是蘑菇,没腿的是鱼,也就是说,生猪养殖遭遇了困难,没有人愿意养猪了。

  生猪的存栏量急剧减少,但是并没有引起上面的重视,因而陈志城就预测,一九八七年生猪市场可能会遭遇一个价格的上涨。

  他的这种预测,可不是因为他有重生的金手指,而是因为他对市场的敏锐性和直觉,既然从事了这一行当,就要把这一行的情况研究透,这样才能对的起投资人对你的信任。

  因而一过完春节,他就要求周建国和黄宝明二人出去收猪,这两人现在真的成了他的左膀右臂,干了这几个月,也没少赚钱。

  与此同时,他让老马也出去联系收猪,一边联系收猪,一边联系有没有废弃的生产线,如果有,就想办法给买过来。

  而做这些事情都跟他要扩大生产的规模的想法是一致的,即使生猪价格不上涨,他也需要大举收猪,保障厂子供应。

  事情很巧,马有财出去之后真就联系到了一家肉联厂因为效益不好,一条刚上马两年从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