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八一二章 可用_权倾南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来的学问,真的一点儿学问都没有,只是让他们空谈的话,他们也说不出来什么,更不要说治国理政了。

  南北朝之初战火纷飞,虽然有很多古籍都已经灰飞烟灭,但是还有不少学问经过世家的口口相传而保留下来,这些也是世家自诩为高人一等并且想要守护的东西。

  除了科举制之外,世家想要守护并且延续这些东西,自然就需要积极地参与到朝廷传播文化的行动之中,书院显然就是文化传播的最好载体。

  “江南各家想要派人支援北方的书院建设,这是好事,”李荩忱下了一个定论,“但是书院怎么教书育人,不是他们说了算了,朝廷之前就已经统一了三大书院的教材,现在也是应该统一一下地方各个书院的教材,朕需要的是允文允武,毕业之后就有独当一面能力的人,而不是一群只知道每天摇着脑袋‘之乎者也’的废物。”

  杨素和萧世廉对视一眼,陛下这是很明显的表达出来了对那些儒生和清流的不满,而实际上作为实干派,他们对于这些只知道泛泛而谈的书生们也没有什么好感,甚至南朝裹足不前这么多年,和这些人也不是没有关系。

  可以说东南士族的头衔让很多人沉醉其中,却忘记了一个国家和王朝的强大远远不是嘴上说说、心里想想就能有的。

  人是可用的,但是怎么用,还是一个问题。

  李荩忱径直说道:“除了东南的人才之外,北方的人才也要抓紧网罗,朕不相信北方的人都已经跑的干净,更不相信宇文宪对于他们的吸引就那么大。”

  顿了一下,李荩忱看向杨素,杨素顿时明白过来:“臣遵旨!”

  李荩忱这是在暗示他,关中不少人才现在都处于半隐居以观望天下大势的状态,而今大汉已经明显占据了优势,显然这些人才也应该要坐不住了,杨素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关中人,要想办法帮助朝廷劝动这些人出山了。

  再等下去,朝廷可能就没有今天这样需要他们了。

  萧世廉也神情一凛,陛下显然是不打算让江南世家独享北方人才教育的这一杯羹,关中人才进入中原,以及来自于各个书院的人才,中原自然会是人才荟萃,书院教育已经不算什么,整个中原想要恢复元气应该也不是非常难的事。

  陛下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啊。

  李荩忱紧接着问道:“现在北方有没有什么动静?”

  杨素急忙说道:“回陛下,暂时还没有,据说薛延陀部从草原南下,正在骚扰幽州一带,宇文宪此时不敢轻动。”

  “这些薛延陀人总算是开窍了。”李荩忱笑了一声。

  历史上的薛延陀部就是欺软怕硬,先是跟着突厥打隋唐,后来发现突厥人要败,立刻就向大唐低头,甚至还狠狠的哭诉了一把,说之前都是因为该死的突厥人的压迫,现在他们打算奋起反抗,结果等到唐朝把精力转移向西域,薛延陀人又抓紧反叛,妄图能够成为又一个突厥,只可惜最后被盛唐直接碾压过去,从此消散在历史长河之中。

  之前薛延陀人一直在帮助北周抵抗大汉,虽然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装装样子,但是态度还是比较鲜明的。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