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议和_重生明朝之铁血崇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章京李率泰见过明国孙学士!”

  李率泰站定之后神情庄肃拱手行礼道。

  “祖参将且起,今日因何而来?此人从何处拿获?有何事需面见本督?”

  稳坐不动的孙传庭肃声开口道。

  “启禀督师,此人由本部巡哨于锦州城下拿获,因其口称身负建州奴酋信使之责,卑职生怕误了朝廷大事,故此亲身押送至此!”

  祖泽溥起身拱手回话道。

  孙传庭言语中带着的轻视之意引起了李率泰极大的不满,他拱手抗声道:“孙学士明鉴,在下并非窥视明国军情,何来拿获一说?在下因身负圣命,故而适才忍辱负重唱名而入,未曾想学士竟存心羞辱与我,这便是泱泱天朝上邦待客之礼?学士今日做派传扬出去,就不怕天下有识之士耻笑?”

  “呵呵,汝之所谓大清国,不过是偏居一隅之建州女真而已,其地不过方圆数百里、其民不过百万之数,奴酋洪太何德何能竟敢称帝?

  尔等诸人授封与大明,建州亦是大明固有之地,历年来受大明之哺育,汝辈不思报恩,反而擅起兵甲反噬母体,多年来杀伤我大明无辜甚众,更是掳掠无数资财,此等豺狼之性有何资格于本督面前侃侃而谈?!若非本督看你乃明人模样,早就将尔之人头高悬于辕门之处!”

  孙传庭冷笑出声后疾言厉色痛斥李率泰道。

  “学士此言差矣!我大清虽地处荒僻之所,人口亦不众多,但我自我皇一下,皆俱奋进之心,势若初升之旭日,待冉冉升起之后,必将光照无垠之土!

  在下今日并非是为与学士强辩而来,而是我皇眼见两国连番交战之下,以致生灵涂炭,百姓流离,故此心生不忍之意,特遣在下前来递交书表,以使两国休兵罢战,共筑安定之局面,签永无刀兵之约,修两国永好之盟。

  此为我皇亲书议和之表,还望学士鉴之后转呈与明皇面前!”

  李率泰争辩了几句,但心虚之下还是马上把话题转移到了正事上,随手从袖中掏出一封书信,双手捧着躬下身去。

  孙传庭心思一转之下微微一笑,并未再与李率泰争论下去。

  在他的眼中,不管是面前的这名建奴信使还是数十里外的建奴大军,都如冢中枯骨一般,他侧身示意下后,谢仁星疾步来至李率泰身前,单手将书信拿了过去。

  “汝既自称信使,当知奴酋遣汝之意。本督且问你,奴酋洪太意欲何为?议和?此话怎讲?你且将其大概说与本督知晓!”

  孙传庭对谢仁星放在面前的书信看都没看,而是目视李率泰沉声问道。

  “回孙学士,我大清国皇帝曾当面嘱我,此番议和首要之责便是重尊明国为上邦,双方就此罢兵,两国仍以现有之地位各自疆域,之后两国之间恢复市易,我大清国愿每年遣使入明国京师朝贡,并且愿派兵替明国扫荡北藩,以保大明九边不受蒙古掳掠之祸。

  若明皇下旨,我大清国可出兵为明国征讨各处不服王化之辈。

  我皇最后言明,若明国执意要与我清国为敌,则我大清将全民皆兵,我皇亦将亲率十万带甲之士、集数万蒙古铁骑挥御驾亲征,协同现今松锦之强兵,与明国死战到底!此所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也!

  此几项便为此次议和之主旨,还望学士深思之后献言与明国皇帝,玉成此等与两国皆是大利之事!”

  李率泰先抑后扬,先是以低姿态表达了建州议和的诚意,最后则是慷慨激昂的以武力威胁了一番。

  “哈哈哈哈!好个十万带甲!好一个数万蒙古铁骑!好一个全民皆兵!在本督及我大明强军面前,不过土鸡瓦狗尔!罢了罢了!既是洪太有议和之意,那本督便送你一个人情,将此表送达京师,由我大明皇帝圣裁!来人,送客!”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