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73章】 顶级火腿(求订阅!)_极品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粗。

  ‘银杏村’的污水处理系统也是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所有的生活污水都要经过专门的渠道汇入位于‘银杏新区’的污水处理中心,经过处理之后才能排入澜沧江,而不再直接排进镜湖。

  这十年来,‘银杏村’每年接待的游客超过300万人次,但是整个‘镜湖’的水质非但没有任何下降,倒反变得越来越好,这套造价昂贵的污水处理系统,功不可没。

  因此,别看如今的‘银杏村’外表看上去稀松平常,但是内在的科技含量以及在其中投资的资金无以计数,这才是‘华夏第一村’的底蕴所在。

  ‘银杏村’的两百多户家庭,一共开设了近百家民宿客栈,其余的村民也在开设包括咖啡馆、水吧、特产店等等,几乎是全民经商,

  和其他风景名胜区大多都是由外来投资者投资经营服务业,当地居民只是充当房东的情况截然不同,拥有‘镜湖集团’为后盾的‘银杏村’村民,在经营服务业上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先,改造民居建设客栈、店铺的资金大多来自于‘镜湖集团’担保的无息贷款或者是‘箫氏家族资产管理委员会’,这也使得村民们不会因为资金匮乏的问题,只能把房子租给外地投资者。

  客栈和店铺装修好之后,都统一由‘镜湖公司’的网站向游客们推介,集团做到了统一推广,并且还向村民们提供了标准化服务的指导等等,‘镜湖公司’还会定期给村民们提供各种培训,让村民经营者能够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服务、经营水平。

  也正是因为‘镜湖集团’的集体力量,‘银杏村’的服务业在过去的十年时间里蓬勃发展,许多客栈已经成为了‘镜湖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许多高端游客在景区的美好回忆。

  村民开设的客栈、餐厅之中,有一些食材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村民们亲手制作的各种腊排骨、腊肉和香肠,它们以独特的美味吸引来自全世界的游客和美食爱好者。

  虽然,这些村民制作的火腿、腊排骨无法和‘箫氏火腿’和‘箫氏肉食’相提评论,但是它们的选材都是相当不错,再加上传统的制作手法,依旧是令人沉醉。

  这些年,因为‘镜湖景区’的游客越来越多,村民们制作的火腿、肉制品数量也是直线攀升,每家一年所需要的肉制品起码好几吨。为了保证质量和降低人力成本,村民们大部分的肉制品都已经习惯从‘箫氏美食’的工厂进货,只有在年前才会宰杀一些年猪,在自家制作一些肉制品引进罢了。

  不过即便如此,一家杀上个两三头年猪,每年的年底‘银杏村’也都是热闹异常,每天一大早就有杀猪的场面,让游客们兴奋异常。

  不少生活在城里的游客可从来没有见过杀猪的场面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