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一个全新的机会_半岛文娱从编剧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或许有些人会纳闷,为什么像“高丽”这种国家编剧的地位就比“华夏”高呢?

  对!一定是“资本乱象”!啊……华夏对“文化从业者”也不够重视!凭什么那些什么演技都没有的“小鲜肉”赚那么多?

  额……一想到这里,脏话就更是止不住了,华夏的影视剧环境太差了!难怪拍不出来好东西……

  其实没有必要那么愤世嫉俗,任何事情去寻找原因的话,都会发现一定是有着必然规律性的。

  前世华夏的编剧地位之所以不如日韩高,主要是因为华夏采取的是“制播分离”,即一家公司把电视剧提前制作好了,然后卖给电视台去播。

  而前世的日韩和这一世的“高丽”则是由广播公司电视台自己制作,然后在自家的电视台进行播放,并且还是“边制边播”,即拍两集,播两集,有时候如果收视率不好的话,干脆直接不拍了,观众连个大结局都看不到……

  这种情况下,编剧的地位和作用肯定异常凸显,你想想吧,电视剧拍到一半了,收视率也挺好,结果编剧说我这几天思路不好,没灵感了……

  我的天!

  叫您“爷爷”行不行?

  叫您“奶奶”行不行?

  您可千万别这样啊!

  您这本子要是写不出来,接下来整个剧组的所有工作可都开展不了啊!

  您想要什么?直接说行不行?

  大家伙给您搞个大party,您是不是思路就会开阔一些了?

  啥?您想找俩漂亮姑娘谈谈心?

  嗯……也不是不行!

  可如果是在华夏的话……

  啥?本子还没写好呢?那滚一边去吧!

  哦?没思路、没灵感了?那好吧,我再换个剧本。

  咦?你这个本子写得有问题啊!我觉得可以这样改!你给我闭嘴!

  ……

  两相比较,华夏的编剧地位能高得了嘛!

  可能有人会说,为啥不提前把剧本写好呢?

  呵呵……那你为啥不提前把整部剧拍好了再播呢?

  人家就是这么个体制!

  一切以收视率为准,要不断根据观众的反馈来寻找问题,进行调整,直到最后发现没救了,干脆“停拍太监”……

  两种体制,孰好孰坏,其实很难说清楚。

  在日韩的那种“制播一体、边制边播”的体系运行下,基本上是没有可能出现像《大明王朝1566》那种质量的电视剧的,一是没时间打磨,二是收视率就能把剧组给逼死。

  但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在华夏那种“制播分离”的体系运行下,整个电视剧行业是缺少活力的,很容易就与观众的期待相偏离。

  而身为一个编剧,基本上都是喜欢日韩那种“制播体系”的,因为自己在剧组里的地位高,话语权大啊!

  如果是在华夏的话,剧本都是提前确定好的,等真正开拍了,大部分编剧连参与的资格都没有,这种情况下谈何话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