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4章 良机_大魏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差到哪里去……

  接下来,便是最关键的步骤了:铸铁像。

  这关系到李松及李柏、李丰这样的李氏骨干会不会支持他将这些铜像全部熔炼掉的关键所以,所以李承志分外的认真。

  用铁链、杠杆将铁箱翻了个个,确定模范没有损坏,李承志才指挥李彰和李亮,将炼好的铁汁灌了进去。

  当做内模的陶柱有些大,所以灌了十三坩埚,铁箱就满了。

  他算了算,撑死了也就四百斤。

  省的有些过了……

  半个小时后,等放下铁箱敲碎陶范,看到铁像的真容时,李承志如神经质一般的笑了起来。

  别说五官,就连发髻的纹路,衣衫的褶皱都一丝不差……

  李松等人更是激动的连话不会说了。

  真如郎君所说,竟然一模一样?

  这可是上万斤铜啊……

  ……

  等第二座侍像熔完,天已微微亮。

  以防有人窥视,李承志让几个小字辈直接睡在大殿,又让李松、李柏、李丰三人,将铸好的铜锭装箱。

  他数了数,也就刚刚八百斤。

  照这个比例,最后顶多也就能得六千余斤铜。

  不过用来应付眼下的难关,完全够了。

  他此时最缺的东西,恰好都不算贵。

  像这种彩铜,一斤至少换三石粟米,换一万石至多耗铜三千斤。

  粗铁料,也就是刚从铁矿石中烧出的海绵铁也不贵,往日一石粮便能换十多二十斤,换成这种彩铜,一斤最少也能换个五六十斤回来。

  然后便是马。

  这是大魏,也是陇西最不缺的东西。

  河西马场没迁往洛阳时,号称养马两百万,而这样的大型马场,大魏朝还有两个:河套的河内马场,洛阳附近的河阳马场。

  所以大魏马价极贱,一匹拉来就能上战场的西凉大马,也就将将值一头好耕牛钱:二十石粟。

  李承志的建议是,全部换成粮,至少能换两万石。

  两万石就是两百四十万斤,再加现有的一万石,这近万人即便畅开吃,也能吃到立秋了。

  但没人同意……

  李柏单膝跪在,激动的看着李承志:“郎君可曾记得印光来诈门那日,仆曾对你说起过:若能给仆三百甲骑,别说这一万贼兵,便是再来一万,仆也能破得……

  与其买粮,倒不如买铁买马,将这一千兵卒全部训为甲骑,仆敢保证,不出三月仆就能带着这支铁军,将这伙乱贼撵出泾州……”

  一千重骑对两万乱兵能不能胜?

  理论上胜算还是相当大的。

  李承志也隐约记得,史书上这种战例还不少。

  但问题是,他即便再不懂,也知道打仗不能仅凭书面上的数字就能论胜负。

  影响的因素太多,比如天气,比如地理,比如运气……

  不说其它,除了李家的一百老卒,剩下的九百兵丁并不能算是上过战场打过仗,对比起那些流民来,也强的有限。

  谁能保证次次都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