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63章 小不忍则乱大谋_大魏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英微一错愕,俏脸陡然一沉:“孤怎不知?”

  “你若知道,就不会这般急切将我召来,总该缓上一日,见到我的奏呈。

  那老太监也定是还未耳闻,不然早就该避嫌留在殿外,而非等你撵他。也更不会蠢蠢欲动,欲斥我殿前失仪,对你不敬……”

  “你适才归京,又是从何处听闻?”

  李承志呵呵一笑:“高猛说的!”

  高猛?

  他远在千里之外的夏州,又能从何处听闻?

  不对,是高肇……他这般所为,究竟是何意图?

  让李承志与朝廷反目,让朝臣以为她这个太后居心不纯……

  “你让贞儿(高贞)代信,不是说一切安好么?”

  直到此时,才见高英的脸色稍变了变,但大都是怒色,而非惊谎。

  都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何况已是大半年。

  如今的高英日见稳重,已无之前的娇狂、蛮横,举手投足间尽显雍容。

  看来不论男女,权力才是最好的催熟剂……

  李承志悠悠一叹:“我在关中留了三万中军,又将州兵尽遣散于各郡。如此布置,便是有人欲图谋不轨,也要量力而行。只要关中不乱,河东河南也就乱不了,京城自然无虞,自然也就一切安好……”

  高英气的一巴掌拍到了案上:“关中未乱,那他处呢?你说一切安好,我便以为是我猜错了……那你为何不予贞儿言明?”

  “你都说了是猜,如此动摇国本之大事,若无真凭实据,谁敢妄下定论?”

  李承志懒洋洋的往后一靠,让自己坐舒服了些:“你是生怕元英恨我不死,还是恨我归京后太舒服了?”

  高英愣了愣。

  是的,只是臆测之言,如何让他言明。难道让他告诉高贞:高肇欲反?

  朝臣本就先入为主,认定他居心不良。再听他攻讦高肇,定以为他是心怀不贲,有意构陷。

  而自己便是知道又能如何,难不成凭李承志一句臆测之言,就夺了高肇兵权,再度易帅?

  军国大事又非儿戏,焉能三反五复。便是她一意孤行,元英等辅臣也绝不会答应。

  高英一阵气苦,恨恨的瞪着李承志:“全赖你……若是你留在京中,时时警醒予我,何来这般波折?”

  你这是没地方赖了?

  李承志呵呵一声:“若非是我,关中早乱成了一锅粥。说不准敌军已然兵出潼关,直指京城……你安能得以稳做殿中?”

  高英的脸猛的一红。

  也怪她自己,若非对高肇深信不疑,焉能被其蛊惑,易其为帅,解了李承志的兵权?

  若非李承志予捷报中一番痛陈,她依然被蒙在鼓里。而便是已然醒悟,也为时已晚。

  那时高肇已然领兵出京,李承志已愤然北上。朝臣更是被李承志激的暴跳如雷,反倒更为信重高肇。

  更何况,高肇还留了后手:若她据理力争,或是她欲褫夺高肇兵权,她与李承志如何如何就会满城风雨。举朝都会认定她这个太后在为奸夫狡辩。

  太后毕竟是太后,而非皇帝。不看强势如元恪,依旧不能随心所欲。

  所以只会更糟!

  越想越是懊恼,高英肠子都要悔青了……

  “莫慌,万一是你猜错了呢?便是猜对了,三五月内也当无虞……至少也该在柔然退兵之后。”

  “那三五月之后呢?”

  三五月之后?

  李承志哂然一笑:“如今我已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哪能顾得上三五个月之后?先过了眼下这关再看吧?”

  “有孤在,谁能害你?”

  这根本不是谁害不害我的问题,而是……老子不干了……

  正暗中自嘲,听秦松在殿门秉道:“太后,任城王、中山王、广阳王三位殿下求见!”

  说曹操,曹操就到?

  李承志稍坐直了些,正色道:“切记,小不忍则乱大谋。无论如何,待过了今日,再计较也不迟!”

  高英心中生出丝丝暖流,头点的斩钉截铁……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