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3章 双喜临门_大魏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帝这是学聪明了:只要让李承志好好的闭上嘴,自然就不用与他生气……

  反倒是李承志只觉一口气堵在胸口,憋的好不难受。

  “臣……遵旨!”

  他一脸郁闷的做着揖,准备告退。又见皇帝突然想起了什么,朝他召了召手:“朕不问你谋害宗室之罪,你也莫再去寻元乂讨要你的宝珠之类。若是元乂敢报复予你,你自来寻朕便是……”

  李承志恍然大悟:怪不得皇帝没有像前几次一样,进门先给一棒,而后再视心情给你颗甜枣,原来是在这里等着?

  只要自己愿意,所谓的悬黎宝珠,一月能拉来一车。用来换元乂的一条腿,不要太划算……

  “将他那冰税减至一成。贡于宫中的冰沙、豆腐,也逐月予他结清,莫要拖欠……嗯,传谕兵部,将他那烈酒先购一千石,添以松香制成火油,以备不时之需。若合用,再行增购,或成定准……”

  给刘腾交待了一遍,皇帝又转过头来:“就当是朕补偿予你的……”

  这最后一句,竟让李承志心头暖热。

  若非已没了回头路,说不定就得当几天忠君体国的好臣子。

  他予皇帝说的是,至少十多二十斤粮食,才能酿出一斤可制火油的烈油。

  又称:中原潮湿,不利于水汽散发。故而若酿此酒,最好选在河北(黄河以北)、河西等酷热干燥之地……

  这是怕皇帝强令他交出配方。也担心皇帝见猎心喜,突发奇想,万一让他去酿酒造火油怎么办?

  便是要去,也得去河西才行。到时便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没想皇帝竟直接要的是酒?

  那如何酿,在哪里酿,自然就是李承志说了算。

  更关键的是:一千石酒就是一万多到两万石粮,李承志可以名正言顺的从中原、河东、关中等地收购粮食,运至关中,更或是河西……

  哪还需用胡商、杂胡部落的名义购粮?

  也不需张敬之、李始贤等挖空心思的想,如何才能将数万石粮运到河西,而不会被奚康生与河西诸地官府发觉?

  陛下真是……太贴心了……

  一时间,李承志都不知是该感激,还是该歉疚的好。

  这粮运到河西,可是拿来养兵的。这兵养起来,可是用来造反的……

  沉默少许,他深深的往下一揖:“臣……谢过陛下!”

  元恪深深的吐了一口气:不容易啊,竟能见到这逆臣对朕心悦诚服的一天?

  “莫要只是嘴上说说。”

  皇帝挥着手,“勇于任事,恪尽职守,才不负朕之期许……”

  李承志连声称是,又往下一拜,才恭身后退。

  见他倒着退出殿外,双脚迈过门槛后才转身离去。刘腾眼珠子都直了。

  以往奏对,李承志何时不是告退后转身就走?皇帝每次看到的都是他的后脑勺和屁股。

  这般恭顺还真是第一遭……

  刘腾心里一动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