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五四章 突破防线的意外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的走向。”

  能有机会跟文彦博这个特别轻视武将的老臣讲课,种谔还是有自豪感的。他不是狄青,没有在朝堂被文臣虐过,也没多少对文臣的恐惧。

  文彦博说是带过兵,其实所谓的带兵就是平息王则叛乱那一次。

  虽然后来在内阁也算是主管军伍,但是,实际上他注重于武将的调配,将领的任免,以及一些大方向的问题。

  文彦博不可能像狄青种谔郭魁这些老将那样了解将士,也没有像他们一样去通读官家留在讲武堂的各种语录。

  所以,对现在的将士们并不算太了解。

  不过要是说到勾心斗角,阴人坑人,他文彦博绝不是省油的灯。

  经种谔这么一说,文彦博立马就明白了……

  “种经略是说,如今已经确定了要大战?甚至连方略都传达下去了?老夫记得,官家对于方略的传达,应该是一级一级的有秩序传达。”

  “就目前的情形,老夫不以为朝廷已经能确定北辽进攻的时间了,也就是说,朝廷的方略现在顶多传达到厢指挥一级……”

  真正作战的,还是靠军卒,军卒才是战争的核心。将领和军卒是两回事,所谓的军心,并不是指将领,而是军卒。

  “文相,其实最为关键的是如今新军的军纪!对于军令不折不扣的执行,任何时候都必须以战事的标准要求自己,这是现在大宋新军的基本宗旨。”

  “就连平时扎营训练都以战事标准要求,更何况真正处于战时状态呢?”

  “北辽这样的做法,目的是迷惑人,不管是前线指挥部还是下面的军卒,压根就没把他们当回事。”

  “说白了,在队伍中,顶大了就是有些议论,不愤朝廷的妥协,只要战争来了,或者说到了日常训练的时候,将士们不会受这些外来因素的影响。”

  “这些问题,都是我等几位老将试验过的。从拟定对北辽作战开始,官家就让我等分批次的到各地驻防军伍中去,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验证。”

  “地方驻防军伍,能不能让将士们专注,是武将考评的内容之一。”

  种谔的侃侃而谈,让文彦博将信将疑,他不确定大宋的军卒真的能做到这点。

  事实上,也不可能真的都做到这点…~

  “把战术方略再向下传达一级吧!”

  赵曦也不敢去相信所谓的心若磐石。

  “从所谓的谈判进度来看,似乎今日谈判算是都透露底线了,也就是说,北辽应该以为朝廷真信了。”

  “这两天的情报,很明显,从北辽两翼后撤的兵员减少了,基本上达到北辽两翼防御的极限了。”

  “北辽不可能不考虑抽调两翼兵力过多后,导致最后他们被包围的情况,必定是有个限度的。如今这个度到了,也就到了北辽发起总攻的时间了。”

  确实是到时机了…~北辽也真的按照大宋朝廷预想的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