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四章 童英宴(三)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富弼和韩琦眼冒精光:难道王爷聪慧到如此境地?难不成他看透了?

  贾昌朝很尴尬,在朝堂他可以怼官家的过失,甚至可以因为赵曦失礼而喷赵祯。

  在此情景,他却不能怼赵曦,明面上,此时的赵曦只是孙复的学生赵日羲。

  只能是盯着孙复看……可孙复此时已经神游泰山了。

  “首项嬉戏之童英自然归属赵日羲,也就是今晚唯一解开鲁班锁和九连环的童英。”

  得不到孙复的回应,贾昌朝只得继续,没能继续挖坑埋赵曦,贾昌朝有些意犹未尽。

  “先生,无妨。”

  赵曦再次对孙复说,这状态……唉,忠直之人,总是很难受得了这类设计。

  再一次的提醒,孙复总算是回了魂。

  也是计较得失了。当人已经达到某种高于过去的层面时,一旦知道将失去,心中的感受都是一样的……难舍。很少有人能真正的面对落差。

  “吾无事,王……日羲莫要担心。”

  还算没乱了分寸。

  ……

  “官家,童英宴唯王爷一人解开鲁班锁和九连环……”

  内侍说这话的音调都提高了,感觉这倍长脸。

  赵祯摆摆手,示意内侍下去……难以挽回了!曦儿只是聪慧,不是妖孽,窥不透其中道道。

  皇后也没心情安慰他。

  这几个月,她是真的喜爱这个听话懂事又聪慧的孩子了,也从赵曦身上找到做母亲的感觉。

  真不想让曦儿受一点委屈!可如今却是偌大的坑挖开了……

  “牡丹应期,今日厅堂皆牡丹,不如今日就以咏牡丹为题,由童英作应景之诗文。”

  “同叔,永叔同在,自可分辨诗文之优劣,诸位也可参言建议。”

  又是一次杂役的往来,每张桌子上都摆放了纸笔。赵曦先拿着看了看……真不亏大富之家,没一样是凡品。

  赵曦很想自己写一首咏牡丹的诗,他并没有觉得是难事。

  想当年他文青时,也曾有过打油诗的经历,这也是他从开始就没担心的底气所在。

  十岁以下孩童,即便作诗又能有多深远的意境?以自己半把刀水平,想必应付这场合不是问题。

  可当他提笔时,发现脑子里一片空白,此时眼里的牡丹,看到的就是道具,一个为设计自己的道具实在做不到有感而发。

  怎么办?

  只能是借一下脑子里的储存了,至于别人信不信是他写的,管不了了,他敢肯定一点,一会儿放出来的诗句,绝不会有一首是在场孩童现作的。

  这点不仅是赵曦,所有在场的人都明白……在纸笔发下去的同时,除了赵曦似在思考,其他幼童均已经动笔书写了……太明显了,别说幼童,就是已经东华门唱过名的,也未必能在题目公布之时,就可以提笔作诗。

  其他孩童不用看了,倒是赵曦的思考,让人更加关注了。

  取舍和摇摆者偏多,因为谁也看不到结局。

  但从正统意义上,赵曦才是他们最具有合理性的未来帝王。只是这些年介入太深,深到无法洁身自处的地步了,不得不配合着做这么一场。

  其实赵曦是在脑子里检索,到底该借用谁的。

  诗词之道,也就唐宋为巅峰时期,虽赵曦记着许多本朝那些尚未成人,尚未成名的大家之作,想了半天,都觉得不合时宜。

  我成了仁宗之子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