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章 执棋者_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了避免落人口实,同时也是为了保住身家性命,代王刘恒颁下了自己人生中唯一一道王令:在代国,凡是官府收上来的税赋,都直接送到北墙做军费,一枚铜钱、一粒粟米都不允许截留。

  “既然阿姊还没和梁王说起过此事,那就再等等看吧。”

  “只平日里,梁王身边的文人墨客,于忌讳之事多有非议。”

  就好比后世,那些宁愿乐呵呵赔人医药费,也不愿愁眉苦脸给儿子上药的父亲一样:天子启也同样希望自己的血脉,能有这种略带些野蛮的强势。

  “事不可为,便莫强求。”

  毕竟是自己的血脉,尤其还是颇具特殊意义的长子;

  在听到旁人打算欺负儿子时,儿子非但没吃亏,反倒还欺负了回去!

  别管占不占理,但凡是做父亲的,就都会心下暗爽。

  “馆陶主的盘算,梁王并不曾知晓。”

  ——在过去,是皇帝老爹,皇后母亲,以及太子哥哥;

  至于皇位?

  “呵……”

  只是想到刘荣的母亲栗姬,天子启暗下又是一声轻叹,旋即便将话题从刘荣身上转移开。

  这不,人都还没入宫,消息就已经送到了天子启这里。

  如今,变成了皇帝哥哥,太后母亲……

  对于皇长子刘荣,帷幔后的那道黑影显然也不敢多说——终究事关储位,稍有不慎,便很可能会犯了忌讳,轻则人头落地,重则宗族销户;

  但当天子启问起梁王刘武时,那黑影话语之中,却全然不见对宗亲诸侯、太后幼子、皇帝手足的尊敬。

  “臣记得皇长子年幼时,曾有卜士为之卦算,言:命不久,勿善终。”

  “这仨混小子,那就是穿一条裤子长大的……”

  “臣想尽办法,也还是无法在长乐宫,钉下哪怕一枚钉子。”

  还不就是早年摆弄针线,又不舍得点灯……

  对于位处边墙的戍边王,当时掌控朝堂的吕氏,也基本只遵循一个准则:要钱要人,你是心高气傲;边墙有变,你是生死难料。

  但举兵造反,甚至是养寇自重,是万万不可能的。

  在不提供任何支持的同时,又要求戍边王确保边墙安稳、确保大股蛮骑,不会出现在长城以南。

  “——梁王闻之,模棱两可……”

  ·

  “老二老三,也顺带盯着些吧。”

  “呃,似有了些血性?”

  “莫让那小子刚养出来的血性,坏了朕的大事。”

  黑影躬身拱手,默然领命。

  城外发生的事,自不可能逃过天子启那双被百官称之为‘慧眼如炬’的眼睛。

  而代国地处北境苦寒之地,又直面草原上的外蛮:匈奴人。

  很显然,对于自己这个弟弟的天真烂漫,天子启也有着足够明确的认知。

  “——阿姊这般欺小,又被阿武见面就是一呛,一顶‘不孝’的帽子险些就被扣上头。”

  得知刘荣在被刘武指责‘过早脱下孝丧’时,非但没有唯唯诺诺的认错,反而把梁王刘武怼的手足无措,方寸大乱,天子启其实是有些得意的。

  “此番入朝,梁王也确实是哀痛难忍,才执意入朝奔丧。”

  又静默片刻,见天子启似是没有其他事要交代,正要离去,便闻天子启幽幽道出一句:“皇长子那边,派人盯着点。”

  闻言,那黑影稍一思虑,便也点下头。

  “——左右不过嘴上说着不要、不敢,暗地里乐开花来,还偏要等朕再三言劝?”

  当时,吕太后临朝称制,天下之事皆决于吕氏之手。

  便见天子启笑着摇摇头,像是戏谑,又隐约带些得意道:“泥人尚有三分火气~”

  “看看梁王得知此事,会是个什么反应。”

  本就对此没抱太大希望,听到意料之中的应答,天子启只微微点下头。

  抱歉抱歉,染了点寒气,脑袋有点沉,写满了写。

  我我我睡会儿去,睡醒了再写下一章,大家多包涵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