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章 命可真好_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父皇已于宣室翘首以盼,等候王叔多时。”

  意识到这一点,便见刘荣悄然挺直腰杆,面上也顿生一抹疏离。

  “太宗孝文皇帝遗诏:国丧三月,举国皆罢。”

  “不知?”

  趁着这位王叔平复情绪的时间,刘荣也不着痕迹的打量起这位在历史上,留下不知多少典故的梁孝王。

  而在当时,无论是才刚五岁的代王刘武,还是七岁不到的淮阳王刘武,都由于年纪太小,而并未按制度离京就藩。

  同年,皇次子刘武获封代王,又过了两年,迁淮阳王。

  次年,年仅九岁的皇长子刘启得立为储君、其母窦氏得立为皇后;

  “莫非直到启程之时,梁王叔,都还未收到先皇遗诏?”

  随后,少帝刘弘被长安朝堂定性为‘吕氏所出,逆贼伪帝’,汉家皇位悬而不决。

  颇有些生疏的问候一番,刘武才刚止住了哭声,面上便莫名涌现出一抹不快。

  “寡人欲先往霸陵,祭奠先皇父……”

  一听刘武这话、这咄咄逼人的气势,刘荣只当下一惊!

  来者不善,也不至于来的这么不善、这么突然吧?

  “朕躬安。”

  “怎至今都还披麻戴孝,身着孝丧……”

  拐弯抹角的一番话,权当是为自己‘悖诏服丧’一事开脱,便见刘武深吸一口气。

  甚至即便日后,得知姐姐刘嫖和母亲窦太后的心思,开始动起那不该有的念头,刘武也依旧对旁人说:那日,我侄儿可还担心我,会因此事而被人攻讦呢……

  说着,刘荣面上适时涌上一抹担忧之色,似是很担心别有用心的人,会借此攻讦自家王叔。

  而在迎接队伍最前方,刘荣则规规矩矩侧身避礼,只将手中节牦立的挺拔,再压低声线。

  ——二十三年前,吕太后驾崩,诸吕外戚发动宫变,最终被元勋朝臣平定;

  以手中天子节作为老爹的‘身替’,再亲自以‘嘴替’的身份应过礼,刘荣这才快步走上前,伸手将梁王刘武从地上扶起。

  “寡人心怀赤孝,身负父丧,本当先往霸陵。”

  “命可真好。”

  “啧啧啧……”

  每三年来一次长安,每次也就只待个把月——别说刘荣心怀芥蒂,本能的想要离这位王叔远一点,便是有心亲近,也着实没什么机会。

  ——对于即将发生的一揽子糟心事,刘荣,有自己的考量。

  虽然感到陌生,但毕竟几年前才见过,刘武也不至于认不出自己的大侄儿。

  “竟是皇长孙……”

  “另外,皇祖母也已经派来好几拨人,来催促侄儿带王叔去长乐……”

  隐约察觉到不对,又略有些心虚的低下头,看了看身上孝丧,方故作淡然道:“寡人赤孝之心,皇兄和母后,当是不会怪罪的……”

  “王免礼,平身。”

  “便是皇祖母、父皇,都不敢违背先帝的遗诏,已各自换下孝、丧。”

  “这般天真烂漫,都能在皇家全须全尾的长大成人,一生享尽荣华富贵不说,还差点过了一把储君皇太弟的瘾。”

  许是拿不准自己这次究竟犯了多大忌讳,看着刘荣手中那杆天子节牦,刘武连语气都不由软下三分,语气中更是隐约带上了些请求。

  “寡人,何德何能……”

  “幸有皇长子警醒,方使寡人念及:只顾着父孝,竟枉顾了君臣尊卑,属实不该……”

  “侄儿,又怎敢悖逆先皇遗诏?”

  原本只是为死去的先帝老爹感到不忿,想到什么就直接说了出来,却听闻刘荣这大大出乎自己所料的回答,刘武也不由一时愣了神。

  当然,不全是刘荣不主动亲近的缘故,也有刘武很少回长安的原因。

  费了好大功夫修回来,总算是不辱使命。

  而在当时,皇长孙刘荣,才刚年满四岁。

  话虽如此,刘武暗下却已是莫名担忧了起来,全然没有考虑到:那个最有可能借此攻讦自己的‘有心人’,此刻正手持天子节,堂而皇之的站在自己面前。

  “此间事,父皇早有口谕。”

  至于借着‘悖逆先皇遗诏’一事做文章,打击刘武的政治威望,刘荣只纠结了一秒,就果断放弃了这个打算。

  感谢各位看官老爷海涵。

  这算昨天的第二更,12点前有今天第一更,12点后有另外一更。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