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8章 为子孙后世计_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畜粪土?”

  翌日上午,博望苑,太子别居。

  自刘荣口中,听到关于增加粮食产量的一系列想法,老岑迈只眉头稍一皱。

  待刘荣“不负众望”的掏出一摞绢布,老岑迈一边伸手接过,嘴上也一边自顾自说了起来。

  “以淤泥、粪土来增加田亩肥力的方式,倒也算是由来已久。”

  “只是民间百姓农户,都更倾向于淤泥,而非人畜粪土。”

  “——主要是怕粪土污秽之物,或许会触怒社、稷天神,从而降下天罚。”

  “也有人说,此乃巧夺天机,必不能长久,更必遭天谴…”

  如是道出一番话,老岑迈便将上半身稍一斜倾,对着烛光,细细查看起手中的绢布图纸。

  而在老岑迈身侧,刘荣也是面露恍然之色,总算是知道了粪土肥田之法,为何会在已经出现数百年的前提下,却至今都没有被民间百姓所接受。

  ——在这个时代,儒家的“子不语怪力乱神”,是没有任何市场的。

  人们对鬼神的敬畏,体现在整个文明的方方面面,上到庙堂之高,下到黎民百姓,无论是生活、生产,还是祭祀活动,都离不开“鬼神”二字。

  由此延伸出来的厚葬之风:侍死如奉生,以及行走于宫闱、高门之间的方术之士,更无时不刻体现着汉家之民,对鬼神之说的崇高敬畏。

  具体到田亩、农事,自然是事事以社、稷,即土、谷二神为重。

  事实上,别说是将粪土播洒于田亩之间,来增强土地肥力了——就连淤泥肥田之法,民间的农人用起来,那都是战战兢兢、如屡薄冰,不到非如此不可,不这么做就可能要饿死的份上,也都是不大敢去做的。

  毕竟鬼神对普通群众而言,实在是太过于神秘,也实在太过于“喜怒无常”;

  再加上封建政权——尤其是如今汉家,出于“君权神授”的政治需要,也会对鬼神之说听之任之,甚至是在暗中推波助澜,就更使得鬼神之说大行其道,时刻影响着底层民众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了。

  想明白这些,再去听老岑迈方才,那好似随口一说的几声嘀咕,也就不难听出这位少府卿的话外之音了。

  ——粪土肥田之法,不是没有,而是早就被人发现,却始终没什么人敢用的法子;

  若是想用,那家上最好先搞定舆论方面的问题,免得回头被有心人攻讦,说太子不择手段,为了应付年末的大计,不惜通过“折辱社稷神明”的方式,用粪土污秽之物来提高粮食产量;

  更甚是上纲上线,说太子储君不敬畏社稷、不敬畏神明之类。

  对此,刘荣只想说:只要能提高生产力,那其他方面的掣肘,刘荣就有的是方法摆平。

  “黄老之道,讲究的是道法自然。”

  “——树高百尺,终也不过叶落归根。”

  “人食五谷杂粮,畜食草木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