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76章 孤,也太不是东西了_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纯佃农,同时又有资格租种上林苑皇田、能被归入刘荣的博望苑的人,就算不是全部,也基本是绝大多数,都能和刘荣口中的‘特殊群体’扯得上关系。

  想想就能知道:你一不是烈属,二不是孤寡老弱,能穷的变卖田产,自更不可能在官府有人脉;

  无权无势,无钱无产,天底下佃农那么多,上林苑又只有这么点地方;

  没点特殊身份,人家县衙凭啥就让你去上林苑?

  事实上,作为汉家吸纳难民、收容破产自耕农,扶持佃农重返自耕农阶级的大型调节器,上林苑的皇田,是有一套相当完善的佃租资质审核标准的。

  ——最优先的,无疑是关中户籍,且家中有直系亲属‘死王事’,即因公牺牲的烈士家属。

  如丈夫战死沙场,遗孀带着几个儿女,孤儿寡母,生活难以为继;

  如父亲战死沙场,少年孑然一身,又为父亲的身后事变卖了家产,彻底失去了生活来源;

  又好比儿子战死沙场,老头老妪没有儿女供养自己,以至于晚景凄凉……

  以上几种状况但凡发生了,地方官府都会在第一时间上报长安!

  至多五个工作日,丞相府便会正式批准这样的家庭,入驻上林苑租种皇田。

  若情况极端一些,甚至就连天子,都可能在某次去上林苑游玩的时候,顺路探望一下这家根正苗红,却生活艰难的光荣之家。

  ——次一等的,是家中因其他原因,失去了家中唯一的,或至关重要的顶梁柱,从而导致生存艰难;

  如一家之主意外病死啊之类。

  这种情况,地方官府不会太过着急的上报,而是会小心观察、密切关注。

  察觉到这家人,有因为此番变故,而直接沦为奴籍的可能性,地方官府便大概率会出手;

  家世没问题,便会为这户人家上报,申请上林苑的皇田租种资格。

  再不济,也会为这户人家联系当地的地主富户,以成为佃农,而非直接沦为奴隶,从此消失在汉家的户籍册当中。

  或许有人会说了:当官的肉食者,能有这么好心?

  ——高高在上的掌权者,能如此关注底层群众的生存?

  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很难得出定论。

  但至少在汉家,在如今汉室,地方官府确实大都能做到,也都会自发的去做这件事。

  至于原因,也不是汉家的官员素质多么高,又或是道德多么高尚;

  而是因为如今汉家的官员考核制度,几乎完全是以户口增减数量,以及田亩增减数量为核心的。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你是一个县令,你治下有一万户百姓。

  你上任之后的第一年,有三百户农人,因为家中遭遇变故而变卖了田产,生活所迫之下,即将举家委身为奴。

  这种时候,如果你不出手干预,那到了年末大计,丞相府便会在你的审核报告中,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