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5章 矫枉,不可不过正!_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5章矫枉,不可不过正!

  有些事儿,从书本上看来,和从当事人口中听来,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就好比申屠嘉说的这些往事,天子启明明都早已知晓,甚至可以说是倒背如流、滚瓜烂熟;

  但当申屠嘉以亲历者、目睹者的角度,亲口说起这段往事时,饶是对太祖高皇帝‘辛劳一生’早有认知的天子启,心中也不免有些可怜起那位素未谋面的祖父。

  只是天子启,终归还是天子启。

  仅仅只是在心中,为忙碌一生的祖父刘邦唏嘘片刻,便将深陷回忆中的申屠嘉强拉回眼前,将话题也再度拉了回来。

  “丞相说的没错。”

  “太祖高皇帝戎马一生,奔波劳碌于关东,几乎是穷尽一生,才得以彻底铲除异姓诸侯。”

  “周亚夫,当为相。”

  又呆愣愣坐了好一会儿。才好似重启的机器般,冷不丁朝天子启咧嘴一笑,又满是认可的点下头。

  “梁国,先有魏豹,后有彭越。”

  “——臣,是在六十五岁的年纪,由先帝拜为丞相的。”

  至于诸侯藩王的以后?

  申屠嘉没想过。

  “但丞相也不妨想想:在太祖高皇帝铲除异姓诸侯的过程中,有多少次,是杀旧王而立新王,不日又忍痛再杀新王的?”

  “陛下这么做,是对的……”

  “——吴王刘濞举兵谋乱,不过兵败身亡!”

  “如此周而复始,反反复复,难道不正是太祖高皇帝伤重弥留之际,也要强撑着油尽灯枯的身体,与功侯大臣白马誓盟,约定非刘氏、不得王的原因吗?”

  说着,申屠嘉又垂泪一笑,再深吸一口气,才重新抬起头;

  朝着御案上的那卷竹简努努嘴,又呵笑着从怀中,再取出两卷来。

  或者应该说,申屠嘉只顾着尽快平定这场叛乱,尽可能降低这场叛乱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尽快让汉家的社会秩序,恢复到叛乱爆发之前的‘正常状态’之中。

  待天子启眼神示意宦者令春陀上前,申屠嘉才由同样老迈的宦者令搀扶着,一步步爬上御阶,来到了天子启的身旁。

  “待北平侯因黄龙改元一事,而被先帝罢免,又在同一天内,先为臣进爵至列候,而后便拜臣为丞相;”

  “三十五岁,为太祖高皇帝戴孝服丧,目睹孝惠皇帝即立。”

  只短短两句话,天子启的话语中已然带上了怒意,仅存的一点理智,也是源自于为储多年养出来的城府。

  “——便是代地,也是经韩王信、代相陈豨、代顷王刘喜之后,太祖高皇帝终是忍无可忍,才让皇四子,也就是先帝做了代王。”

  不是没想到;

  而是……

  ···

  “被先帝任为内史,又以追封开国功臣的名义,赐下故安侯的爵位,为关内侯,邑五百户。”

  “乱世当用重典,也正是这个道理。”

  “难道丞相还要像前年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