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04章 拉了一坨大的_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淮南系也指望不上之后,刘濞刚任命的老将,如今的吴国大将军田禄伯站出身来,主动请缨。

  “——不能再等了!”

  ——早在太祖皇帝之时,关中就能在丞相府一纸政令下,迅速组织起数以十万计的军队!

  “齐系也好不到哪里去。”

  二哥忙着应对饥荒,大哥又被国相软禁,淮南系三王中最年幼的庐江王刘赐,纵是有心举兵相应,也只得踌躇不前。

  “不妙啊……”

  “北边的赵王,又非得等匈奴人先动,才愿意自邯郸举兵。”

  “齐系、淮南系都指望不上,赵王又非要等匈奴人有了动静再动手!”

  “不相与谋!!!”

  就算没遭灾,衡山王刘勃也大概率会和张释之一样,坚壁清野,摆出阻拦吴楚联军的阵仗,根本不可能和吴、楚同流合污。

  “再向西绕道,叩武关,与大王相会关中!”

  按照正常人的思维,知道张释之曾经在长安担任九卿,又刚来淮南国不到一年;

  就算不直接拒绝,作为淮南王的刘安,在这种关乎身家性命的大事上,总得再试探试探张释之?

  这就导致齐国以东,胶西、胶东二国虽举了兵,却被困在了胶东半岛上,根本就无法将军队开入中原;

  位于齐国以西的济南、淄川二国,也碍于齐国反水,而不敢把后背丢给大哥刘将闾,只能派兵到边境线,和齐国军队对峙。

  自有汉以来,汉家男子从十四岁开始,便都要在每年冬天的农闲,参加由当地县衙组织的、为期一个月的冬训,以磨练军事技巧。

  ——在既不影响百姓耕作,也不影响官府正常运转,以及郡县地方治安状况的前提下,长安中央便能从关中,无压力抽调出至少三十万兵力!

  “竖子安敢血口喷人!”

  暗啐一阵,刘濞面上却丝毫没有显露,只交代刘戊‘即刻准备大军开拔’,便离开了刘戊的楚王宫。

  一年卫戍北方边墙,一年驻守郡县地方。

  “齐系、淮南系接连出了岔子;”

  如此一来,原本‘齐系七王,反者有六’的乐观局面,因齐王刘将闾的反水而顿生剧变!

  ——城阳早就表示要做忠臣,如今齐王刘将闾也反水;

  但也仅限于没有跳脚而已。

  ——西起梁都:睢阳,东至东海;

  ——北起边墙,南至五岭。

  ——不是刘濞的吴国,而是刘戊的楚国!

  无论是人口还是领土,刘戊的楚国,都比刘濞的吴国强上至少三成!

  结果刘濞搜刮了全部家底,尽发吴国可战之兵,凑出了这三十来万大军;

  而刘戊坐拥楚地三郡三十六城,不说发个四十来万,也总该和刘濞不相上下,凑够个三十万?

  堪舆之上,是汉家整个关东地区。

  要想从胶东半岛踏入中原,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横穿城阳国,要么借道齐国。

  如果不算合体时很强大,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