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二章 明朝府试(下)_大明求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且夫行往复之机,于何往而于何复也,偕此循环之旦夕,将之以去来耳。是以深于其故者,不敢以隆替之数听诸天,不敢以平顷之数委于人,而独于昼夜之通,凛凛乎以天道行人事焉。如乾道之六爻,各以时成,而独于乾乾之三,不能不致谨其时焉。(起讲)

  三居下体之上,则有过量之忧;而遇刚健之主,又有难称之职。(入题)当其过,不可不思所以反;际其难,不可不求所以全。(起二股)

  而三于此有善处之道焉,盖君子之行事也在法天,而君子之法天也在乘时。(过接)

  处危疑之地,而止退辟以免患,以为大臣之时止则可,又以为大臣之时行则未也,君子之乾乾,有取于天之行焉。夙夜匪懈,以事一人,庶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而行之无往不敬勤也;

  处过高之位,而止谢责于同官,此大臣之与时浮沉,非大臣之与时建白也,君子之乾乾,有取于天行之不息焉。黾勉从事,不敢告劳,庶几内尽于心,外尽己职,而行之无事不缜密也。(中二股)

  且三之质本重刚,其精明强固之气,足以奋发而有为,以时进德,何德不崇?以时修业,何业不广?艰巨克任,将举朝服其英俊之过人;三之刚而得正,其光明俊伟之度,足以正己而率人,时而在上,行之不骄,时而在下,行之不忧,秉道无私,虽天子钦其学术之正大。(后二股)

  是故于二为时舍而行者,非等在田之优游;于四为及时而行者,不啻跃渊之慎动。(束二股)

  且以时行者相奉时之主,而三亦同于五之后天;以偕行者释其偕极之衍,而三不同于上之终亢。然而三之终日乾乾,固合六位时成而行之乎!此法之道然也。”(收结)

  大功告成,收笔。

  为何章子俊这样胸有成竹,不紧不慢答题如泉,一气合成?因为在章子俊的电脑中有整个明朝南北,顺天府、应天府的考题目录及明清时期优秀八股文鉴赏三百篇。

  虽然知道景泰初年顺天府府试题,却没有答题,只是一个总编目录,这就够了,提前知道了试题还怕写不出好文吗?结果在康熙三十八年江南乡试中,出的就是这题,一模一样而此答题就是当年乡试第一名的方苞所作。

  传统儒家经典的“四书五经”,加起来也不过十数万字。而明代的科举又异常复杂,从县试,府试,院试的童子试,到乡试,会试,殿试,一个士子想要考取进士,通常要经历六种等级的考试。”四书五经“上整段整章的句子,前人几乎都出过题目。也难免会有考生默记了佳作,而考官却疏忽的情况发生,因此为了杜绝这种情况,“截搭题”这一题型就此而生。

  章子俊暗暗道:“可不能怪我啊,出题出到最后,无题可出了,以后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