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4章 欲盖弥彰_我那侠客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就算如此,总得有人跳出来抛砖引玉吧。

  白玉天好高兴,终于说动了崔莺莺、阿星、阿竹三姊妹,做那反抗碧落湖的始作俑者。

  回到馆舍,跟五山道人分享了好心情过后,见五山道人对昨晚知州府衙行刺之事一无所知,趁他笑容未减之际,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说了个清楚明白。

  五山道人听后虽有些吃惊,并无忧虑,只因他身居京都汴梁多年,对范仲淹此人并不陌生,深知范大人不仅不好杀,还打心眼里敬民爱民,说过的话大多时候都作数。还觉得白玉天于他范仲淹无害,还算是旧相识,且用怀柔政策安抚白莲教胜过用武力镇压,不存在利益冲突,对白玉天用不着言语相欺,更用不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白玉天见五山道人对他护送范仲淹大人去庆州之事极为赞同,心头那块浮动不安的石头终于落地,心情一片大好,跟五山道人谈论起怎么消灭武圣人赵明秀之事来。

  五山道人早就对赵明秀那老匹夫心怀不满,时时都想摘下赵明秀那副道貌盎然的假面具,只因寻觅不到能与碧落湖一较高下的帮手,才一直隐忍不发,苦苦等待时机。难得白玉天将赵明秀看成了不可调和的敌人,可谓志同道合,便也推心置腹,无话不说。

  白玉天觉得赵明秀有如一条藏身于草丛深处的毒蛇,茂盛的蒿草很好地帮他隐秘了行踪,他只要静而不动,别说被消灭了,被人发现都难。鉴于此,思虑来回不停,想着各种应对之策,不经意间想到了“打草惊蛇”、“敲山震虎”之法,询问五山道人的意见。

  五山道人细细一想,觉得甚好,不仅给予支持,还添加了一个“欲盖弥彰”之计。

  阿星、阿竹一心想着师父董晓婉的安危,忧虑难消,询问不断。

  五山道人虽不想跟智慧低下的“孩子”为伍,但事关白莲教,阿星、阿竹身为白莲教教徒,名义上还是盟友,知晓一些内情乃情理之中,便将“欲盖弥彰”说清楚了来。

  欲盖弥彰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话说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崔杼,娶了已故棠公的妻子棠姜,一绝色美人。齐国国君庄公好色成性,得知棠姜的美貌后,难以自拔,私下里与棠姜约会。崔杼得知后非常气愤,谎称自己有病,在家里埋下伏兵,借庄公前来探视之机把庄公杀了,另立国君。齐国负责撰写国史的史官是个正直的人,如实记述崔杼杀害了他的君主,崔杼为了掩盖弑君的罪名,连续杀害三任史官。到了第四任史官,还是不受崔杼胁迫,坚持原则,如实记录。崔杼见杀人解决不了事情,只好就此作罢,再不去管史官们怎样记述他那弑君之事了。

  崔莺莺道:“这不就一个故事吗,怎就变成了你们的计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