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六章 名字渊源_长生:从修炼残本秘技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同州,码头上。

  赵笙盘腿坐在一艘乌篷船的船首之上,膝盖上摊放一本厚厚书籍。

  从炎京去陪都金陵路途遥远,水路比起陆路来,其实还要绕上好大一圈。

  且还要受到水流险境、气变化所影响。

  可比起陆路乘坐驴车的颠簸劳累,攀山涉水的辛苦,还有可能遭遇剪径匪徒的凶险,乘坐水路还是要舒服太多了。

  更不用如今赵笙还带着两家人赶这么远的路,自然还是选择水路会妥当一些。

  但炎京无水路,唯附近的同州码头才樱

  这里有条大河,乃前朝开辟的运河。

  此河直通扬州,连接数十县城,乃大离王朝运粮食之命脉。

  平日里,也可供人乘船走水路。

  来到码头,先是买舟。

  是买舟,其实就是租赁,但交的押金要比马车多。

  毕竟行船的路程要远些,人也要多些。

  赵家有赵氏夫妻和赵铃三口人,桂子一家则有父母、三兄弟,一女儿六口人。

  下来驴车,得知要行水路后,两家人就很主动搬起车上行礼包袱来。

  一路遥远,若是顺利,都要两三个月的行程。

  为此虽然赵笙交代过轻车简行,但带来的物件还是很多。

  厚薄衣物总要备好,蓑衣、斗笠也不能少,行山涉水的草鞋更是带几双。

  除此之外,还有被子、枕头、洗漱用的猪毛刷、毛巾,皂角等等。

  更有剪刀、柴刀、火石、蜡烛。

  这一路上并不都有驿站客栈可以留宿,驱虫用的大黄、芒硝也是必不可少。

  还有要预防风寒感冒的药物。

  如此种种,光是置办这些,其实就花了两家人大多钱财。

  要不是有赵笙带着,他们哪里能从炎京迁移到金陵去。

  赵铃年纪尚,但乖巧懂事,虽手不能抬重物,但还是力所能及地帮爹娘拿一些轻巧杂物。

  看着前面码头上的乌蓬船,尚不懂人间疾苦的她只觉得好玩,很是激动。

  赵氏夫妻对视一眼,皆有些无奈。

  毕竟要离开待了大半辈子的炎京,怎么都会有些伤福

  桂子这一边家人就还好些。

  前几,他们还与桂子相逢,知道他如今在宫里过得不错。

  走之前,桂子还托那位李大人,给自己一家人添了好些盘缠。

  有了这些钱,他们在金陵怎么也能活下去。

  “好了,别哭了。”

  桂子的爹低声训斥妻子。

  妻子眼睛红润,低声嗫嚅:“我不是哭我们无家可归,我只是可怜我那可怜的孩子。

  我们能走,他能走哪去?”

  桂子爹叹了口气,牵起妻子的手。

  “你没听人过吗?宫里杀人不眨眼,我们留在这里,桂子更不好活。”

  两夫妻搀扶着踏上船。

  赵氏夫妻听到了他们的话,心中五味杂陈。

  桂子爹娘担心忧愁的,又怎不是他们所牵挂的?

  “也不知道笙儿如何了?他也托李大人给我们带了好多钱。

  此去金陵,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