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章 臣!萧寒,请编洪武大典疏一折!_开局请编洪武大典,老朱乐崩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啷当岁。”

  朱元璋摆摆手,又是拿起一个馒头塞给萧寒,说道:“你应该也没吃饭,那咱命你边吃边说,少扯那些四六不通的玩意,明白不?”

  “遵旨。”

  萧寒笑呵呵的应下,这才放松下来,顺手掰下另一只鸡大腿。

  “嘿,你小子真不客气?”

  朱元璋一见就急了眼,直接抢过来塞进嘴里,一涮,再出来时就只剩下一根光秃秃的骨头。

  “咱三天才吃一回鸡,统共就这两只腿!”

  听着朱元璋嘟嘟囔囔的声音,萧寒笑道:“上位如今富有四海,坐拥大明,怎么吃个鸡还数日子?”

  “你也觉得不合适对吧?”

  朱元璋顿时双眼放光,说道:“咱给你参劾之权!你去给咱说说。”

  萧寒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看了一眼朱元璋的肚腩,默默的咬了一口馒头,说道:“臣什么也没说。”

  “咋还说话不算话?”

  朱元璋不爽的瞪了一眼萧寒道。

  “惹了上位您生气,顶多是打板子,可若是惹了娘娘生气,不仅是打板子,太子爷的拳头也是真打。”

  萧寒翻了个白眼。

  “你说说,咱一个皇上,天天吃什么都被管着,这是什么道理?”

  朱元璋看来也是憋疯了,一有机会就大倒苦水。

  萧寒没有搭话,慢慢的吃馒头,偷摸撬了一个鸡翅下来。

  朱元璋装模作样的叹息一声,也闷头吃饭。

  吃了三個大馒头之后,朱元璋打了个饱嗝,萧寒见状也放下了手里的馒头。

  “说说吧,什么大事,让你憋了一顿饭的功夫?”

  朱元璋喝了一口茶水,慢悠悠的说道。

  他知道萧寒的性子,若是急事,刚碰面就会说,若是小事,趁着吃饭的功夫也就解决了。

  只有大事,才能让萧寒这么稳重。

  萧寒慢悠悠的整理了一下衣服,自怀中掏出一本折子,起身,跪在地上,朗声道:“臣!肃宁侯,礼部左侍郎萧寒,请君前奏对!”

  此话一出,饶是朱元璋都愣了一下。

  所谓君前奏对,乃是君臣之间最为正式的交流方式,双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被事无巨细的记载进天子的起居注里。

  后面更是要整理进国史的。

  所以,要是事情不重要,亦或者应对不当,可会被后世之人嘲笑不知道多少年的。

  而朱元璋登极至今,还没有臣子主动提出过君臣奏对,都是他这个皇帝去提的“君臣问对”。

  二者,一者是臣子奏事,一者是皇帝问策。

  前者,事情不重要会遗臭万年,后者,应对不力也会遗臭万年。

  至于皇帝?

  皇帝不会有错。

  至少在皇帝还活着的时候是这样。

  “召中书舍人!”

  朱元璋的神色也变的严肃,深深的看了一眼萧寒,自有小太监领命疾步离去。

  而朱元璋也转身去了后殿换衣服。

  正式的君臣奏对,可是要穿朝服的。

  萧寒也站到了旁边等着。

  不一会,太监们刚刚撤去饭桌子,便有一个青袍官夹着纸笔急匆匆的走过来。

  “萧大人。”

  中书舍人看向萧寒拱手行礼。

  虽然中书舍人只是从七品,但身为天子近臣,清贵无比。

  但是这位中书舍人很有眼力见,自己再天子近臣,近的过这位跟太子爷都兄弟相称的萧侯爷不成?

  据说早些年,陛下甚至动过把萧大人收为义子的心思。

  “嗯。”

  萧寒点点头。

  又过了一会,朱元璋从后殿出来,已经换了一身明黄团龙袍,神色威严肃穆。

  “参见陛下,敬问陛下万福金安!”

  萧寒和中书舍人一道行礼跪拜。

  “朕安。”

  朱元璋摆手道:“平身,各安其位。”

  中书舍人连忙走到角落跪坐,舔饱了徽墨的狼毫笔郑重其事的写下。

  “洪武三年十月初三,未时一刻,帝于太和偏殿奏对肃宁侯,礼部左侍郎萧寒。”

  几乎是中书舍人这边刚刚落笔,便听到了天子威严的声音。

  “萧爱卿有何事奏朕?”

  萧寒闻言,再次摸出奏章,高捧过头顶。

  “臣萧寒,上:请编洪武大典疏一章!”

  “请陛下御览!”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