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五十章 结为伯侄之国?_仙侠版水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时,西起河阳东至北京大名府,在这数百里长的黄河天堑上,赵宋王朝再也没有一名守兵。

  被赵宋朝廷寄予厚望的黄河防线,就这样不攻自破了。

  很快,江鸿飞就亲率大元军的主力来到了黄河北岸。

  只见黄河两岸到处都插着大元帝国的旗帜……

  ……

  当天夜里,从前线返回的斥候,就向赵宋朝廷报告说,大元军已经渡过黄河,正朝京师方向奔袭而来。

  刑部尚书蒋猷急忙率领一群侍从官,跑来请求赵桓赶紧准备出城避敌。

  赵桓的确曾打算去往陕西一带,招募兵马,以图后计。

  最早建议赵桓去往陕西的是蔡京的儿子、蔡攸的弟弟蔡翛,他对赵桓说:“天子不乘危,且上兵伐谋。为新天子计,为大宋计,不若行狩陕西,召集藩翰大臣,数道并进,乘我军锐气,出兵以图收复,此乃万全之计矣。大元若侵犯都邑,则都城为患,不过是一把火而已,危害不及社稷。万乘至尊,切不可与敌将角胜负,守孤城于无救之地。”

  赵桓对此很赞同,还说:“卿可帅长安,为朕先去集合队伍、准备粮草,等候朕来。”

  可是后来,赵佶、赵桓父子内斗,蔡翛因为是蔡京的儿子、蔡攸的弟弟,被打成赵佶一党,因而被赵桓给撸了。

  不久前,吴敏和徐处仁两人因为是和是战吵得不可开交,徐处仁在愤怒之下将笔扔在了吴敏的脸上,把吴敏的脸和鼻子全都染成黑色,唐恪、耿南仲、聂山欲排去二人而代其位,说他们有失宰执威严,他们双双被赵桓给罢免。

  随后,唐恪被赵桓提拔成少宰。

  唐恪成了新的副宰相之后,也主张,让赵桓迁都长安,准备长久抗战。

  唐恪的意思是,虽然长安被占据了河东的大元帝国威胁,也被占据了淮西的王庆威胁,但关中地区,黄土高原,沃野千里。关中自西周开始,秦、两汉、隋唐二千多年来一直都是王霸之地,是四塞之地,进可攻退可守,“关中阻山河四塞,东函谷,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而且民风彪悍、兵员充足,陇右河西更是战马出产地,能够提供优质骑兵,所以天下动乱之际,最易得天下。

  同样主张让赵桓迁都长安的还有,老将种师道。

  种师道已于上个月月底突然病逝于汴梁城中的家中,享年七十有三。

  种师道是这段时间,赵宋王朝难得,不,应该说是赵宋王朝最清醒的军事家,他曾多次给赵桓进献良策,甚至直到他临去世前不久,他还判断大元军必将大举入侵,建议赵桓赶紧离开东京,前往长安,以避大元军的锋芒。

  然而,种师道的这些很有价值的建议,赵桓竟一条也没有采纳。

  赵桓完全不懂军事,他身边的重臣也没有一个是懂军事的。

  这也很正常。

  赵宋王朝重文抑武,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