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1章 令人惊讶的变化_工科生的华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方面的投入显著加强了。

  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国家稍微有了点家底,于是也就开始陆续投入一些大项目。

  前世就是这样,进入2000年后,这些项目开始有了产出,到了2010年左右的时候,出现了集中爆发的现象。

  后世我们看到的许多黑科技,都是从这个年代开始投入的。

  最开始的当然是各种基础设施,比如大规模的石化,石油,钢铁,有色金属冶炼,铁路什么的。

  而计算机软硬件设备的研发投入其实一直都有不少,其实成绩也是有的,只不过相较于国际上的海量投资而言,显得有些微不足道罢了。

  更何况还被汉芯事件折腾了一把,弄得好多年从上到下没人敢碰这个东西了。

  不过现在一切都还好,还是有不少雄心勃勃的计划的,特别是王旭的一系列大动作,直接刺激了整个行业。

  九天,哦,就是那个最开始搞南北桥的数字号研究所成立的公司,搞的RISC协处理器,采用GIT上开源的RISC-1架构的通用浮点计算芯片已经开始流片了。

  这并不是CPU,而是更接近后世的GPU,只不过没有预设的一些图形图像算法而已,这是一种非常精简的浮点运算单元,就是专门做浮点运算而设计的。

  也是他们雄心勃勃的CPU计划的一个前站,这东西设计的目的就是因为Intel自从486DX开始,他们把协处理器做到了CPU里面,专门负责处理浮点运算,采用的还是复杂指令集。

  这非常不利于王旭搞的那一套堆叠架构的继续发展,这才和王旭商量着搞这个东西,以后无论是用来堆叠超算,还是图形工作站,都可以通过软件进行适配,把浮点运算推到堆叠出来的附属板卡之中。

  这种方式,只需要对OpenGL进行适配,就完全可以用来做3D显卡了。

  只不过RISC的模式,需要更多的软件开发罢了,但软件GIT上不就有嘛,那本来就是适配RISC的。

  甚至严格来说,这东西直接当成CPU来用也不是不可以,只是需要重新适配,而且由于整数运算部分的缺少,需要模拟操作,反而显得不划算了。

  对于王旭来说,简直就是及时雨一样的产品。

  新一代的超算计划,会使用Intel的奔腾处理器或者IBM的新一代PowerPC芯片作为主芯片,也就是CPU。

  而需要的各种浮点运算,则全部会推送到新芯片组成的阵列之中进行计算。

  这样的结构,使得整个计算机对于CPU的要求变得非常低,甚至用一些老芯片也没啥关系,它只是用来提供基本操作能力的。

  稍微复杂点的运算都用不着它,当然这就需要操作系统从底层进行这样的支持。

  COS的最新版核心,以及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