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2章 狗急跳墙_隐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物质财富的体现,这何尝不是一种唯物论思想呢?由此朱由崧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人——宋应星。

  《天工开物》的作者,他为自己的著作冠以“天工开物”之名,就是唯物主义思想的生动体现。

  “天”即自然界;“工”指人的技巧;“开”是开发利用之意,“物”亦物质财富。他的唯物论与社会发展是同一种思想,其本质上一样的,皆是时代的需求。

  在宋应星看来,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人身为万物之灵,能够用自己的智慧开发利用自然,创造生活需要的物质财富。在《天工开物》的序中,宋应星开宗明义地说:“天授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了”。

  这种强调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客观存在,强调人对自然界的能动作用,正是唯物论的基本观点。

  宋应星这种朴素辩证法的思想,他认为“土脉历时代而异,种性随水土而分。说明土壤的性质随时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的推移而发生变异,物种及其性状随水土的不同而有所区分。

  无怪乎达尔文把《天工开物》中的有关论述作为他论证物种变异、进化的重要依据。

  变革制度,何尝不是一种进化?

  在另一部著作《谈天》中,宋应星把自己的观点表述得更加明白,他说以今日之日为昨日之日,无异于刻舟求剑。

  这种想法与后世所说的“时代需求”是何等的相似?历史的发展,制度也应随需求而转变。不能固执自以为依历史表象而行事。

  宋应星在这里强调的在于“变”,是的,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中,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社会制度当然也不例外!

  有了这道理论,朱由崧感到身心一松,仿佛这一刻压在内心深处的某种‘阴影’一下消散了不少。

  “小丽,你说人活在这世上追求的是什么?”朱由崧拿起毛笔看向了站于一侧的双胞胎妹妹,只见其头也不敢抬的挽着袖子小心翼翼研磨墨水。

  眼下她早已没了以往的那种灵动,目光瞥向朱由崧不禁的躲闪,再次瞥了两眼,发现自家少爷好像并没那种凶残的样子,嚅嚅地开口道:“少爷,世上之人何其多,小婢又怎可知道?”

  “呃?”

  朱由崧愣了愣,道:“那你追求的是什么?”

  “我么?”

  温丽眼里露出了迷茫,接着低下了头,小声道:“小婢只想过好日子。”

  “过好日子?”

  现在不是好日子么?王府没亏待她吧?朱由崧想放声大笑,突然他的面色变得僵硬,张了张嘴却怎么也笑不不出来。

  过好日子!是啊,多么朴素的想法,世人也皆在追求。自己又何尝不是呢?不整倒后金,不扶起民族,自己经后又何尝有好日子过?心有所感,朱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